9月24日,云端推理社于箕城书院觅踪侦探坊开展“小小福尔摩斯”第39期活动,以狼人杀游戏为载体,让同学们在角色博弈里,沉浸式感受逻辑推理与身份周旋的乐趣。

暮色开局:身份迷雾里的暗流
傍晚的觅踪侦探坊里,灯光稍暗,刚分发完的卡牌在手里攥得发紧——有人指尖摩挲着“狼人”牌的纹路,悄悄压低了嘴角的弧度;拿到“预言家”的同学,眼神扫过全场时多了几分警惕;而抽到“村民”的人,干脆先装出一脸茫然,混在人群里观察。法官一句“天黑请闭眼”落下,场内瞬间安静,只有狼人的“杀人”手势在暗中比划,女巫握着“解药”与“毒药”的手轻轻悬着。等“天亮了”的指令响起,被“刀”的同学故作惊讶地摊开手,全场目光齐刷刷聚过来,“谁是好人?谁藏着坏心思?”的疑问,像一层薄雾,把每个人都裹进了这场正邪较量里。

桌前交锋:唇枪舌剑里的趣味
随着发言环节开启,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坐在中间的男生拿着“村民”牌,语速飞快地梳理线索:“昨晚2号被刀,3号跳预言家却没报查验,我觉得他身份有问题!”话刚落,被质疑的3号立刻反驳,语气笃定:“我是真预言家,昨晚查的5号是好人,刚才没说清是怕狼人抿身份!”两人一来一回,旁边的“狼人”趁机插话,试图把焦点引向别人,却被细心的“女巫”发现破绽:“你刚才说自己是村民,却知道狼人的刀法,这不合理吧?”
有趣的是,混乱里总藏着小插曲:一位“猎人”被票出局时,故意带了全程划水的“女巫”,引得全场哄笑;还有个新手“村民”,本来想帮好人说话,结果把自己的逻辑绕晕,反倒被大家调侃“像个隐狼”。这些小意外,让原本紧张的推理,多了几分轻松的烟火气。

局中成长:寓教于乐里的能力打磨
法官在每轮结束后,都会耐心地给大家讲解技巧:“预言家要尽早报查验,不然容易被狼人抗推;村民虽然没技能,但可以通过发言帮好人正视角。”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心里复盘刚才的失误——那个跳错预言家的同学,悄悄记下“下次要先报信息”;搅局的新手村民,也琢磨着“下次发言要先理清逻辑”。
在这样的互动里,大家不仅熟悉了游戏规则,更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表达和推理能力。这恰好契合了学校“完满教育”的理念,把兴趣变成成长的载体——在书院的小空间里,同学们不只是玩一场游戏,更是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沟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活动落幕:博弈文化的延续与展望
随着最后一轮投票结束,好人阵营成功找出所有狼人,活动也渐渐落下帷幕。离场时,还有同学在讨论刚才的对局:“要是我刚才不慌,就能早点看出他是狼人了!”“下次咱们再组队,我肯定能玩得更好!”

这场小活动,不仅给狼人杀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更让大家感受到了推理博弈的独特魅力,为校园生活添了一抹趣味。未来,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将联合云端推理社,继续挖掘此类活动的潜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为同学们搭建更多以兴趣为桥的成长平台,让更多人在轻松的氛围里,感受逻辑与博弈的乐趣,让校园文化生活更有温度、更有活力。
撰稿:白智文
摄影:李鹏瑞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