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团活动 > 正文

【B类社团】金穗承秋韵·麦秆绘金秋——晋中信息学院麦秆画非遗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8阅读数:

9月26日下午,“金穗承秋韵·麦秆绘金秋”——麦秆画非遗研学活动在学生服务中心一层非遗研学空间举办。本次活动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艺术传媒学院与云梯非遗传习社联合承办,特邀山西省省级非遗项目“太谷麦秆画”传承人王峰老师现场授课,带领社员在指尖实践中触摸非遗温度,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展珍品拆技法 非遗课堂开新篇

活动现场,师生互动氛围热烈而鲜活。王峰老师首先展示了多件珍藏的麦秆画作品,从民国时期的民俗题材到现代创新设计,结合自身创作经历拆解“选秆、剪刻、烫染”等核心技法,“麦秆的粗细、烫色的温度都会影响最终效果,大家要学会观察麦秆本身的纹理”,他一边讲解一边拿起工具示范,让抽象的技艺变得直观易懂。

手把手解难题 匠心指导暖人心

实践环节中,王峰老师穿梭在同学们的座位间,手把手调整大家的麦秆粘贴角度,针对“烫色不均”“图案错位”等问题耐心指导——当看到有同学因麦秆断裂而懊恼时,他笑着分享:“有时候小瑕疵反而能变成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在包容中创新。”

问答掀热潮 书签留韵忆非遗

活动尾声的“非遗问答”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积极抢答麦秆画的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答对者收获了王峰老师亲手制作的迷你麦秆画书签,小小的奖品让非遗记忆更添温度。

传承人抒心声 盼育新苗续文脉

“看到同学们专注的眼神,我特别欣慰。”王峰老师在活动结束后坦言,比起单纯传授技艺,更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年轻人真正“懂”麦秆画,“有同学问我能不能用麦秆画表现校园风景,这就是传承的新可能,比任何奖项都让我开心。”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传统技艺的教学,更是一场非遗文化与青春力量的深度对话。同学们在亲手创作中感悟历史厚重,在与传承人的互动中点燃文化热情,让太谷麦秆画这一非遗瑰宝在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未来,晋中信息学院将继续推出更多非遗研学活动,搭建传统文化与青年学子的沟通桥梁,让非遗传承薪火不息。

学生感悟:

“之前觉得非遗离自己很远,今天亲手做才发现,原来一根普通的麦秆能变成这么美的画,王老师教的烫色技巧我记了满满一页,以后想试着做一幅校园主题的。”

——视觉2402 马馨垚

这次活动不仅学会了技艺,更感受到非遗背后的匠心——每一步都不能急,就像文化传承需要慢慢来。我们社团接下来计划整理这次的学习笔记,让更多同学了解太谷麦秆画。

——视觉2402 闫如钰

撰稿:贺梓君

摄影:马馨垚

供稿:云梯非遗传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