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团活动 > 正文

【缤纷百团】“金丝绘秋色·珐琅绘流光”——晋中信息学院花丝珐琅彩非遗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2阅读数:

当千年非遗技艺邂逅校园青春活力,当馆藏文化图案遇见指尖匠心创作,一场兼具美学体验与文化传承意义的研学活动在晋中信息学院温情启幕。10月10日下午,由艺术传媒学院主办、云梯非遗传习社承办的“金丝绘秋色·珐琅绘流光”花丝珐琅彩调色非遗研学活动,在学生服务中心一层非遗研学空间如期举行。

以匠艺为桥 解锁非遗传承新路径

花丝珐琅,这项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传统技艺,以金丝盘曲、点蓝填彩的独特工艺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然而在当代,其面临着大众认知度不足、传承断层的现实挑战。此次活动正是以乌马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馆藏资源为纽带,将馆内珍藏的花卉、神兽等地域文化图案作为创作素材,让古老的非遗技艺与鲜活的校园文化实现深度碰撞。

以体验为媒 感受指尖匠心温度

本次研学活动最受期待的环节,当属非遗传承人李泽莹的现场授课。课堂上,李泽莹老师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花丝珐琅“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等核心技艺的历史渊源,更以实操演示的方式,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进行珐琅彩调色创作。从金丝的细微弯折到颜料的精准调配,从图案的轮廓勾勒到色彩的层次晕染,同学们屏气凝神,在一捏一填、一笔一画间,亲身触摸非遗技艺的细腻质感,感受传统工匠“慢工出细活”的坚守与执着。

以青春之力 续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B类社团活动,此次研学不仅为晋中信息学院学子提供了近距离接触非遗的机会,更以“实践体验+文化浸润”的模式,让非遗传承从“被动了解”转向“主动参与”。艺术传媒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依托乌马河非遗馆的资源优势,联合云梯非遗传习社推出更多非遗主题研学活动,让剪纸、泥塑、传统绘画等技艺走进校园,以青春活力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能,助力传统文化在当代校园焕发持久生命力。

活动尾声,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珐琅彩调色作品,一幅幅承载着创意与匠心的半成品,虽略显稚嫩,却满含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敬意。这场指尖上的非遗之旅,不仅让学子们解锁了新的技艺体验,更在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千年珐琅流光,在青春校园里续写新的文化篇章。

学生感悟:

“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花丝珐琅作品,今天亲手尝试调色创作,才真切体会到这项技艺的精妙。尤其是将非遗馆里的花卉图案融入作品时,仿佛和本土文化有了更亲密的连接。”

——2025级 潘瑞贤

撰稿:贺梓君

摄影:马培培

供稿:云梯非遗传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