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日常饮食中“纤维摄入不足、健康饮食实操难”的痛点,将食品质量与安全、健康服务与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10月24日,晋中信息学院大健康学院在上河书院开展“轻食‘食’光集,美味能量站”高纤维轻食制作体验活动,专业知识混搭趣味操作,把“吃”变成了一堂生动课,爱健康的同学们全来打卡,亲手玩转健康生活新姿势,在亲手制作中解锁健康生活新方式。

开场就圈粉 科普打破“轻食=节食”误区
敲敲黑板“划重点”:生活节奏快,大家都想健康吃,但“方便”和“营养”总打架?这次活动就是要让大家边玩边学,轻松get轻秘籍!


活动进入戴铭成老师的营养科普。戴老师是大健康学院食品健康教研室主任,食品营养协会的指导老师,拥有十余年指导经验。戴老师的科普直接“破防”——别以为轻食就是啃草!人家分三大类:想控体重的选“低碳水轻全食”,多吃全谷物;运动后要补能?“高蛋白能量轻食”安排上,鸡胸肉、鱼虾管够;想肠道舒服?“高纤维蔬菜轻食”就是你的菜,维生素拉满!老师还强调:“轻食关键是均衡,不是只吃菜,得按自己需求搭!”台下同学提问声此起彼伏,互动感直接拉满!



扭蛋抽食材 轻食制作玩出“盲盒感”
最让人期待的制作环节来啦!每组先拿到基础食材包(生菜、鸡蛋、西兰花都给配齐),重头戏是回答简单小问题,答对问题小组使用“扭蛋机”——获得辅助食材,再抽取2道“轻食菜品类型”,又要创意摆盘,又要兼顾营养,简直是“轻食闯关”!现场还有“问答互动区”,猜蔬菜名、判营养成分,答对就送鸡胸肉,虾,毛豆!“这个像小树苗的是羽衣甘蓝吗?”“答对!奖励鸡胸肉!”欢呼声不断,制作过程根本不枯燥。



“我们抽到番茄、鸡胸肉,还有‘高蛋白能量轻食’!”一组同学兴奋地喊出声,立马凑一起脑暴;另一组抽到虾和鸡蛋,分工超明确:有人处理食材,有人翻之前的科普笔记,生怕营养不达标。



作品大PK 轻食玩“转”盘中花样
忙活一小时,各组的轻食作品都争先亮相!每组派代表上台“安利”自己的作品:第一组的“时蔬鸡胸能量盘”,低卡高蛋白,还用食物摆成星星,颜值绝了;第三组的“绿叶菜基地”,生菜打底撒油醋汁,主打高纤维,摆盘灵感是“落日余晖”,胡萝卜丝、黄瓜丝当“晚霞”,仪式感拉满;第五组的“彩虹蔬菜卷”,羽衣甘蓝卷进彩椒里,低脂沙拉酱一淋,颜色超治愈,还寓意“每天多吃菜,健康自然来”。


试吃官亮出打分牌,一致认为第二组的“翠彩轻蔬碗”,最有创意,从五组作品中脱颖而出。大家围坐一起,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小口咀嚼,感受着食材的清爽本味;互相交流,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满是青春活力与对健康生活的热爱。



收获满满 健康“食”尚之旅才刚开始
“食养轻骑队”举着自己做的轻食拍照:“以前觉得轻食好难,今天试了才知道,在家也能做!戴老师说的‘按习惯调整饮食’太实用了。”“鲜氧食光队”更暖心:“要把学到的教给爸妈,周末一起做轻食,又健康又好玩!”


这场轻食活动,不只是让大家学会了做健康餐,更把“低负担、高营养”的体重管理理念装进口袋——高纤维食材顶饱又有营养,控食量、补能量两不误,日常管理体重超简单!

过去,体重管理常被等同于“减肥”,甚至与容貌焦虑挂钩。而当前政策强调“健康体重”的科学内涵,倡导“吃动平衡”与个性化干预。这种转变不仅纠正了盲目节食等误区,更让公众意识到,体重管理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是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的关键路径。本次高纤维轻食制作体验活动,不仅让大健康学院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健康饮食技能,更以亲手制作的轻食为载体,传递了“低负担、高营养”的体重管理理念。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将健康饮食的意识融入生活,以科学的饮食搭配助力体重控制,用轻盈的体态和健康的体魄拥抱生活,为推动校园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国家体重管理倡导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常新悦
摄影:大健康学院
供稿:大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