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团活动 > 正文

【缤纷百团】“书霜笺·红叶题诗封存礼”:以墨为舟 载秋入笺——晋中信息学院竹贤林书法社“书霜笺 封秋色”支教行动

发布时间:2025-10-30阅读数:

深秋的风携着清冽的诗意,漫过上河的青砖黛瓦。10月29日下午,晋中信息学院竹贤林书法社于上河书院举办“书霜笺·红叶题诗封存礼”主题活动,40余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参与者齐聚一堂,在清雅的笔墨香气与温润的火漆光泽相互映衬下,沉浸式感受秋日韵味,将对季节的体悟与心中的情思封存为值得长久珍藏的纪念。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以“红叶题诗”的历史渊源为核心切入点,系统回溯这一文化传统的千年文脉。唐代宫女于红叶之上题诗,随御沟流水传递心绪,留下“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的千古经典;宋代文人闲时拾取枫叶题咏抒怀,将“山明水净夜来霜”的秋日景致与内心感怀凝于叶脉之间。工作人员提及,今人虽难以完全复刻古时场景,却可借助落叶这一自然载体,延续属于当下时代的秋日抒怀,这一观点引发现场参与者的强烈共鸣。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单纯的书写实践,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与精神传承。

活动筹备阶段,社团成员提前数日深入校园各处林径,收集并精心筛选自然脱落的梧桐叶与枫叶。所选叶片均确保大小适中、质地柔韧,既能够稳定承载墨色,避免晕染,又完整保留了秋日的自然肌理与原始形态——部分叶片锯齿边缘完整无损,叶脉之间仍残留着夏末的清新绿意;部分叶片边缘微微卷曲,表面晕染着从浅黄到橙红的渐变色彩,尽显秋日层次感。参与者有序领取定制信封信纸与精选落叶后,负责物资筹备的同学详细介绍了叶片的挑选标准、材质特性与书写适配技巧,为后续创作提供充分支持。

书写环节中,书法社骨干成员率先进行示范展示,他们根据叶片形态与纸张特性选择适配书体,或以工整小楷抄录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等经典秋日诗句,墨色浓淡层次分明,尽显传统书法的端庄雅致;或以洒脱行草挥写原创短句,笔锋灵动流畅,传递出自由创作的活力。其余参与者结合自身喜好自主创作,或直接在落叶上题字,或在定制信纸上落笔,书写内容兼具文学经典与个人感悟:既有网络流传的贴合秋日心境的短句,也有对童年生活场景、亲友思念等私人情感的追忆。阳光透过书院窗户斜照入室,柔和的光线让叶片与信纸上的墨迹愈发清晰,现场氛围沉静而专注,每个人都沉浸在书写与表达的独特体验中。

书写完成后,最具仪式感的封存环节正式开启。社团提前准备了枫叶、银杏、月亮等多种寓意美好的火漆印章造型,熔化的火漆滴在信封上,瞬间化作流动的光泽。“要趁热盖印章哦,这样图案会更立体。”指导的同学边演示边提醒。参与者们手持装有题诗落叶或信纸的信封,小心翼翼地滴注熔化的火漆,待其呈现出流动的光泽时,轻轻按压心仪的印章——琥珀色的火漆与各式精美印章图案相互映衬,将秋日的独特意境与个人的心绪一同永久封存。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手持自己精心制作的“秋日信笺”在活动现场合影留念。大家有序排列,信封与诗页上的优美文字、别致印章,与镜头中跳跃的自然光斑相互映衬,定格下这一温馨而有意义的瞬间。这场活动实为一次“慢生活”的实践与倡导——当人们愿意暂时脱离快节奏的日常,为一片落叶驻足观察,为一句诗文反复斟酌,便得以重拾感知四季流转、体悟生活细节的细腻心境,收获内心的宁静与丰盈。

此次“书霜笺·红叶题诗封存礼”在浓郁的墨香与清新的叶韵中落幕。那些题于落叶之上的优美诗句、钤于信封之上的精致火漆印章,以及活动现场浸润人心的秋日光景与专注氛围,共同构成了这个季节最温情、最难忘的注脚,为参与者留下了一段兼具文化韵味与情感温度的独特记忆。未来学生社团管理中心也会联合社团举行更多有意义的书法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墨香的意蕴。让一份秋天的温暖传递在指尖的墨痕中,为校园书法文化注入新活力。

撰稿:竹贤林书法社

摄影:竹贤林书法社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