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团活动 > 正文

【缤纷百团】晋中信息学院沙海“造浪”记:屏幕前的同学们 你们觉得会成功吗

发布时间:2025-10-30阅读数:

10月29日下午,由纪念·文创产品社与V沙画社携手,在上河书院207Q+·赋能空间共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沙海拾贝,框住浪漫——用沙粒定格的艺术体验”的特色活动。活动以彩砂为创作媒介,以贝壳、海浪为核心意象,通过沉浸式手工实践,让学生深度感受颗粒艺术的独特质感与海洋文化的深厚魅力,为完满教育实践注入了新颖活力,成为其创新探索中的又一亮眼成果。

沙与海的化学反应:从颗粒到艺术的蜕变

沙子本是时间的旅人,风带它去远方,水让它沉淀。而在这场活动中,陈慧萍与刘晓雄老师化身“艺术导演”,让平凡沙粒绽放出惊艳光彩。在演示环节,彩砂仿佛被施了魔法——深蓝与浅白层层叠加,勾勒出海浪的层次;金色砂粒轻轻洒落,便成了阳光穿透海面的光斑。最让人惊叹的是贝壳的塑造:参与者需要将特制的白色砂粒在指尖揉捻,再用镊子精心定位,让每一枚“贝壳”都以最自然的姿态“散落”在沙滩上。

指尖上的潮起潮落:一场需要耐心的浪漫

活动现场的时间仿佛被悄悄调慢,学生们俯身于画框前,全神贯注地与彩砂对话。有人屏息凝神,用吸管轻轻吹散多余的砂粒;有人大胆尝试,将不同颜色的砂粒混合创造出全新的海水质感。“原来最难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抉择。”艺术传媒学院的郭同学笑着分享,“当十几种蓝色摆在面前,每一种都藏着不同的海——你要决定,自己笔下的这片海,是清晨带着薄雾的温柔,还是黄昏染着霞光的深邃。”

框住的不只是海:青春与艺术的双向奔赴

一个小时的创作,100幅独一无二的“海洋”在此诞生。有的作品浪潮汹涌,充满力量;有的则风平浪静,倒映着云影。每一幅都藏着创作者的巧思与心意——这里封存的从不是简单的砂粒堆叠,更是细腻的情感与青春的印记。一位参与者轻声说道:“这幅画我要送给异地的闺蜜,还是友谊间纽带。”

本次活动作为创新尝试,将美育与情感相融合。组织者希望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专注、决策,并发现生活中的诗意。让创意成为连接知识与情感、个人与集体的重要纽带。未来,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将联合更多社团举办更多创意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更让学子在亲身参与中收获自信、创造与共鸣,书写属于信院学子的独特青春记忆。

撰稿纪念·文创产品社

摄影:纪念·文创产品社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