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上,晋中信息学院“羽化蝶飞·球托花开”废弃羽毛球改造活动在上河书院207Q+·赋能空间举行。本次活动由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和指尖花工艺社与逸动羽毛球社联合举办,通过创意手作推动环保实践,吸引了全校各专业近百名学生积极参与。在这场跨越艺术与环保的实践课堂中,同学们在动手之间,悄然拉近了环保理念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在校园土壤中生根发芽。

活动筹备阶段,负责人王羽帆、冯帅坤组建了高效的工作团队,与指导教师进行了多轮方案论证,确保活动既富有创意又具备可操作性。在物资准备方面,团队不仅收集了300余枚废弃羽毛球,还精心准备了胶水、剪刀、彩绘笔等制作工具,并按照防疫要求对活动场地进行了分区布置。这些细致的前期工作,为后续创意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活动现场,一段揭示羽毛球生命周期的短片,将大家的思绪从赛场引向更广阔的环境议题。随着灯光再次亮起,同学们纷纷拿起工具,开始了这场特别的“再造之旅”。拆解、分类、构思……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手中的羽毛球逐渐褪去原有的形态。羽毛在指尖被细心排列、粘贴,化为一对对翩然欲飞的蝶翼;圆润的球托则与羽毛巧妙结合,绽放成朵朵立体花卉。人群中,一位来自智能工程学院的同学将多个球托层叠组合,构成一只展翅的蝴蝶,独特的创意引来周围同学的连声赞叹。原本被遗忘的废弃物,此刻被赋予全新的形态与意义,在专注与创造中完成了温暖的再生。

创作过程中,同学们自发形成了互助小组,分享制作技巧与创作灵感。电子2501班黄瑞涛边制作边向组员演示:“将羽毛按逆时针方向粘贴,蝴蝶翅膀会显得更加自然。”在分享环节,数据2503班王佳璇展示了她制作的七色花作品,讲述了每个颜色代表的环保理念;电气2501班李佩霖则分享了将作品赠予舍友作为生日礼物的暖心决定。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作品展示墙和留言区,记录下每个创意背后的思考与感动。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悟,让环保不再停留在概念,而成为一种可触摸的情感体验,在分享与交流中凝聚成更大的环保力量。

为了让创意延续,组织团队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创作过程,制作成系列短视频,通过校园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社团负责人冯帅坤表示,他们也在探索将这些作品融入校园生活的更多可能,比如用于环保宣传展示,或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的视觉素材。
这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了亲手创造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环保的另一种可能——那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经过创意与巧思,都能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校园中美的印记。

活动虽已结束,但其带来的影响仍在延续。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将继续推进此类改造活动,未来将逐步拓展至塑料瓶、旧书籍等其他常见废弃物的创意利用。通过这样生动可感的方式,环保意识正自然而然地深入融入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为绿色校园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撰稿:林鑫淼
摄影:王瑞涛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