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青藤书院101青藤·共享厅内彩“气”飞扬,一片笑语盈盈的景象。由晋中信息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和气球造型协会共同举办的“梦幻气球世界(第6期):以‘气’为刃,筑梦成剑”特色活动在这里温暖开启,近百名来自不同院系的手工爱好者齐聚一堂,用灵巧的双手将普通的气球化作一柄柄“梦想之剑”,在沉浸式的创作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手工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校园生活中的温情与美好。

活动虽未开始,细节之处却已见用心。气球造型协会的工作人员提前1小时抵达现场开展筹备工作。参加者在现场看到,淡蓝、银灰、明黄等色彩的气球、以及气筒、胶带等工具已按“一人一套”的标准整齐摆放在座位上。旁边还贴心的准备了20余套备用材料。投影幕布上,循环播放着刀剑气球造型的分步图与往期活动精彩集锦,伴随着轻柔的校园民谣,整个空间洋溢着温馨与创意。让刚下课赶来的同学们瞬间卸下疲惫。

“我们提前3天就开始核对物资清单,反复测试工具是否好用,就是想让大家能安心投入制作。”活动负责人郭伟一边检查气球充气状态,一边向参加者介绍,“考虑到部分同学是初次尝试,我们还安排了6名有经验的协会成员作为指导志愿者,确保每个人都能做出满意的作品。”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讲人雷雅鑫同学手执气球走上台前,以“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大家先捏紧气球口,充气到8分满即可,留2分弹性空间,这样塑形时才不容易破。”她一边演示充气技巧,一边用马克笔在气球上标注出剑柄与剑刃的比例刻度,“缠绕时要注意双手配合,左手固定气球底座,右手匀速绕圈,力度均匀,剑刃才不会歪。”

演示结束后,同学们迅速投入创作。刚开始,不少同学因力度把控不当,出现气球缠绕松散、剑刃变形等问题,但大家并未气馁。“同学,你看这里绕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力压一下,这样线条会更清晰。”指导志愿者张妍同学耐心地帮信息工程学院杏花书院的刘亚楠同学调整缠绕角度,并与邻座伙伴互相借鉴,一个负责塑形,一个负责装饰,合作完成作品。
“我从来没做过手工,一开始特别紧张,”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的杨浩斐同学笑着说,“没想到跟着步骤来,还有学姐指导,越做越有感觉。看着自己做的‘剑’,真有成就感,我要把它带回宿舍当装饰!”
随着气球在手间上下翻动,一把把独具特色的“气球剑”陆续诞生:有的剑身修长,以银灰为底,黑色马克笔勾勒纹路,尽显侠气;有的剑柄缠绕粉紫气球,点缀小巧蝴蝶结,洋溢着少女心;还有同学创意十足,在剑尾系上迷你“剑穗”,轻轻一晃,灵动可爱。

作品完成后,现场开启“创意展示”环节。同学们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在镜头前摆出帅气的姿势拍照,还主动分享创作灵感:“我这把叫‘逐梦剑’,希望以后面对学业压力时,能像它一样有‘破局’的勇气!”“我和室友一起做了‘双人剑’,打算当作我们的友谊纪念!”欢快的分享声、快门声交织在一起,成为现场最动听的旋律。
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活动在温馨中步入尾声。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全体参加者手持“气球剑”围成圆圈,在温暖的灯光下定格下一张充满青春活力的合影。签退时,许多同学仍不舍放下手中的作品,一路与同伴交流制作心得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现在大家不是埋头课本,就是盯着屏幕,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亲手创造些什么。“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暂别压力,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创造的快乐,也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此次“以‘气’为刃,筑梦成剑”活动,不仅是一场手工创意的盛宴,更是一次校园温情的传递。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能力、激发了灵感,也在交流合作中收获了友谊与快乐,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生社团管理中心还会继续联合气球造型协会推出‘气球灯笼’‘气球玩偶’等更多有趣的主题,让更多灵感在指尖碰撞,让青春的色彩,因创造而更加斑斓。
撰稿:郭 伟 雷雅鑫
摄影:气球造型协会
供稿:学生社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