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非遗文化,因传承而不朽,它与阿信青年的故事也即将开始。10月16日13:00,“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专项志愿服务队在青藤书院会议室举办了“聊晋剧,共茶话”活动,旨在宣传晋剧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和经典剧目,致力于增强学生对晋剧的认知与理解,有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走进太谷,品味晋剧文化,感受百年艺术魅力。成阳队长介绍了晋剧的发源地,阐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与流程,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队长对晋剧文化满怀热爱与敬仰,晋剧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晋剧的历史、特点和流派等知识,让同学们对晋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晋剧在岁月长河中的璀璨光芒。
“大家可知道晋剧的代表人物都有哪些呢?”队长以晋剧众多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切入点,为同学们揭开晋剧文化的神秘面纱,诸如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等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凭借着精湛绝伦的表演技艺以及对晋剧艺术的执着不懈追求,为晋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队长着重分析并大力强调了这些代表人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凭借持续不断的努力,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晋剧注入了蓬勃旺盛的新活力。


在太谷鼓楼的古老街道深处,矗立着一座承载着晋剧艺术灵魂的晋剧博物馆晋剧博物馆,馆内陈列的晋剧四大件,队长向同学们展示了晋剧的四大件的展示地点及图片,饶有兴趣提问道:“你们知道晋剧四大件是什么吗?这个琴头和琴身分别象征着什么?为何花瓣是九瓣?”同学们纷纷踊跃抢答,其中一位同学答道:“因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数字是九!”队长微笑着解释:“我们那时候三下乡也是这样问晋剧博物馆的传承人程老师的,他说这琴头的设计灵感来自道士的帽子,象征着阴阳的和谐。而琴身代表着动物或自然现象,展现了晋剧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队长形象、生动、细致的解答让同学们对于四大件的区别,材质,样式,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激情满溢,将自己对晋剧的独特见解尽情表达出来,有力促使同学们真正走进晋剧、了解晋剧并弘扬晋剧。


“传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的文化长河里,因传承而不朽,而属于我们与晋剧的精彩故事才刚刚开始。”队长进行了总结发言,鼓励大家继续用心关注并积极传承晋剧文化。“聊晋剧,共茶话”活动,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为学校师生搭建起一个了解和体验晋剧文化的平台,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在未来,“寻古芳华”晋剧文化传播专项志愿服务队必将不断开拓创新,推出更多类似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浸于晋剧的艺术魅力之中,深切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韵味。
学生感悟:
“通过此次活动,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晋剧文化,深刻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这也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去探寻晋剧之美。亲身参与其中,让我拥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武晓晨
“晋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晋剧的文化魅力。通过参加活动,让我更了解和喜爱晋剧,为晋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