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共筑基地 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走“红”——晋中信息学院“星火”党员专项志愿服务队与山西国民师范纪念馆共建志愿服务基地

发布时间:2024-11-29阅读数: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文化犹如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11月28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星火”党员专项志愿服务队与山西国民师范纪念馆携手共建志愿服务基地,举办了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走“红”的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过去革命历史致敬,同时面向未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星火”党员专项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邢俊梅和山西国民师范纪念馆主任共同出席此活动,这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融合的新高地,更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共绘校园文化和谐画卷的崭新起点。

第一展厅:启智之光·革命火种

11月28日9:00,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宣讲人郭嘉齐在第一展厅——“育才学府,革命摇篮”,通过讲述国民师范学校的革命历史,以及学生们如何在这里接受革命教育、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生动再现国民师范辉煌。她带领大家从巍峨的校门走到庄严的大礼堂,讲述着每一砖、一瓦背后的历史故事。在讲解过程中,郭嘉齐显得有些紧张局促,偶尔会出现卡顿和表达不清的情况。这时,讲解员老师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老师首先对郭嘉齐的勇气和努力表示了肯定,然后针对她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她建议在讲解前多做一些准备,熟悉展品和故事,增强自信心;在讲解时要注重语速和语调的把握,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讲解员老师的鼓励和指导帮助郭嘉齐更好的完成了宣讲工作。

第二展厅:烽火画卷·青春印记

在第二展厅,宣讲员刘宇向我们讲述了国民师范历史展览展现了学校从创办至1936年的辉煌,历经六任校长,严格管理,注重全面培养。同时,国民师范也是革命的摇篮,高君宇、贺昌等革命先驱曾在此奋斗,学生们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展现了青春的热情与勇气。在刘宇讲解的过程中,他动作僵硬,表情单一,讲解员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在讲解结束后及时给予了指导。她建议他在讲解过程中多结合展品进行互动,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经过老师的指导,刘宇在后续的讲解中逐渐放松了心态,动作和神态也变得更加自然。他更加自信地讲述着国民师范的历史,与观众进行互动,使得整个讲解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展厅:解放之桥·曙光之门

宣讲员赵丽蓉在第三个展厅讲解道,该展厅名为“解放之路”,详细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山西的解放战争,他们的精神永载史册,为解放铺路,为曙光照明。在赵丽蓉的讲解中,我们仿佛看到了1934年学生反会考斗争的胜利,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坚韧不屈。然而,在赵丽蓉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她的语速有时过快,观众难以跟上节奏,讲解细节时,表达不够清晰,使得观众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些问题,讲解员老师建议赵丽蓉在讲解时适当放慢语速,同时,在讲解细节时,要更加具体、生动地描绘场景和人物。在老师的指导下,丽蓉的讲解技巧得到了显著提升。她更加注重语速和表达的清晰度,同时也更加善于与观众进行互动。这使得她的讲解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第四展厅:同舟共济·救国荣光

来到第四展厅,由宣讲员张祯为我们讲述在烽火岁月中,中共在山西绘就的抗日史诗。她详细描绘了彭雪枫与张友清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太原会谈夜空的历史瞬间;讲述了抗日火种在成成中学的播撒,以及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旗帜飘扬的壮丽景象。同时,她还提到了瓦窑堡决议遭遇阎锡山与蒋介石阻击,红军回师陕北的悲壮历程。张祯的讲解饱含深情,声音洪亮,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她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清晰准确,语言流畅,使得观众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共在山西的抗日历史。讲解员老师对她的表现进行赞赏并希望其她宣讲员向她学习,再接再厉。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是革命历史学习教育与志愿服务工作的一次深度结合,不仅能够引导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将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也使青年志愿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洗礼,在沉浸式体验中让党史学习教育“出新”更“走心”。接下来,“星火”将继续重视与支持同纪念馆的合作,建设一支专业本领过硬、志愿热情高涨的高校志愿者宣讲团,打造一个有特色、有创造性的红色志愿服务项目,将“星火”党员专项志愿服务队与山西国民师范纪念馆的合作打造成高校纪念馆志愿服务共建典范。

(撰稿:王丹宁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