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暖阳融融。3月9日14:00,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金谷合唱艺术团“十一年庆”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晋中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名投身这场盛会,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庆典活动注入蓬勃朝气与温暖力量。
以热情为笔 书写服务序章
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谷合唱团等外界团体的帮助与支持。在合唱团十一周年庆典之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受邀参与,一同见证岁月流转下的音乐华章。志愿者们列队于会场两侧,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位到场的嘉宾与观众。“欢迎、这边请、您好”清脆的问候声此起彼伏,志愿者们手持指引牌,面带微笑为观众引导座位,解答疑问。面对行动不便的长者,两名志愿者主动搀扶至前排落座;遇到带孩子的家庭,他们耐心提醒注意安全。
“看到这些年轻人热情的样子,感觉整个人都更有活力了!”一位观众感慨道。志愿者们不仅用细致的服务保障了入场秩序,更以真诚的笑容传递着温暖。




以责任为墨 勾勒奉献画卷
庆典开幕之际,突发状况考验着志愿团队的应变能力。舞台幕布因强风剧烈晃动,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险情后,四名志愿者迅速响应:两人箭步上前扶稳幕布支架,另两人攀上梯架重新固定绳索。整个过程仅耗时三分钟,幕布恢复稳固,演出得以准时开场。
“当时根本没时间犹豫,只想着必须保障活动安全。”志愿者李彦斌事后回复道。在这场“小插曲”中,志愿团队展现出的敏捷反应与协作精神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让观众感受到幕后工作的不易。



以匠心为纸 续写温暖终章
庆典的尾声悠然响起,观众缓缓散场,一部分志愿者化身“人潮疏导员”,用柔和的指引手势替代扩音器,将欢腾的人群分流成有序的溪流;另一部分志愿者则在舞台后方俯身整理物资,大家仔细检查着道具是否完整,连褶皱的横幅也被细心抚平归位;还有一部分志愿者俯身拾起座椅下的纸屑并将观众携带的塑料瓶一起放入垃圾桶内,让50平方米的场地重归整洁。“他们连离场时的细节都照顾得如此妥帖。”一位驻足观看的市民轻声赞叹。
“志愿服务不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责任与情怀的传递。每一次的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对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的诠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活动负责人冯老师表示,“志愿红”团队的表现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通过参与基层的文化活动服务,让学生们在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内涵。




夕阳西下,庆典在欢声笑语中落幕。晋中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褪去红马甲,带着满足与收获踏上归程。这场春日盛会里,他们用奉献描绘青春底色,以担当诠释志愿初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王宇鑫 供稿:经济与管理学院 摄影:白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