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青春雷锋月】破冰·筑篱·种春:反校园欺凌三重奏——晋中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玫瑰少年”反校园霸凌专项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03-14阅读数:

以爱为光,照亮反霸凌之路;以勇气为翼,守护校园晴空。为凝聚反霸凌共识,唤醒同理心与行动力,312日,“玫瑰少年”反校园霸凌专项志愿服务队于太谷二中启航学校开展“破冰·筑篱·种春:反校园欺凌三重奏”活动,以数据为镜、创意为盾、行动为剑,通过学、创、悟结合的方式,让反霸凌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数据为镜:照见霸凌之痛 唤醒共情之心

“全球每年约2.4亿学生遭受校园霸凌,占学生总数的32.5%,每10个学生中就有34人经历霸凌。”宣讲者郝钰萍以一组震撼数据叩击人心。她将霸凌比喻为“无形的荆棘”,“它可能是拳脚的暴力、语言的利刃,或是孤立筑起的高墙,但无论何种形式,都会在受害者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

为让学生更直观感受霸凌之痛,服务队播放了真实案例改编的短片。画面中,被欺凌者蜷缩在角落的孤独身影、日记本上泪痕斑驳的字迹,令现场陷入沉默。一名学生低声感慨:“原来一句玩笑、一次冷眼,都可能成为压垮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创意为盾:以设计之名 筑勇气之墙

如何将反霸凌理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力量?服务队以服装设计为媒介,带领学生用色彩与图案表达态度。队长宁子璇从设计学角度剖析:“蓝色象征理性与包容,和平鸽传递友善信号,而火焰图案则代表抗争的勇气。”他举起一件样衣,衣襟处“拒绝沉默”的字样如利剑般醒目,“每一处细节都应成为反霸凌的宣言”。

自由创作环节,学生们的想象力如泉涌迸发。有人以破碎的拼贴图案隐喻被霸凌者的心灵创伤,有人用向阳花的明黄色传递希望。“老师,我想在袖口画荆棘,但中间开出一朵玫瑰——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勇敢绽放!”高二年级艺术生郭洪宇同学用自身所学,对反校园霸凌提出自己的构思。

行动为剑:从笔尖到心间 让理念生根

无限的思维碰撞以及对校园欺凌不同的解读与表达,让原本空白的校服增添了别样的“色彩”,这些色彩凝聚了心声、浸润了善意。一件T恤上,写着“愿所有人在阳光下”,另一件印满小组成员手印,寓意用集体的力量汇聚成抵抗校园欺凌的洪流。

服务队指导老师李晓刚说道:“这些作品不仅是布料与颜料的结合,更是价值观的播种。我们期待,爱与勇气的种子能在校园破土成林。这些创作与寄语不仅是简单的绘画与文字,更是青少年对善意的坚守。”

以艺术为桥梁,让反校园霸凌理念从口号转化为行动。校园不应有暴力的容身之地。未来,“玫瑰少年”反校园霸凌专项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耕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以创意活动点亮更多角落,让每一声“不都凝聚成守护青春的盾牌。

(撰稿:刘 尚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张 楠 吕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