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校园生活里,同学们一边忙着应对学业压力,一边还要抵御各种美食的诱惑,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健康饮食的“迷魂阵”。别担心!4月16日16:30,食品与环境学院健康膳食专项志愿服务队带着一场超有趣的“健康大发现之健康宝藏挖掘记”活动闪亮登场,为全校同学打开了通往健康膳食世界的大门。


这场活动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目的是帮大家在日常饮食里找到那些被忽视的“健康宝藏”好多同学对怎么吃才健康一知半解,甚至还有不少误解。这次活动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来帮助大家拨云见日!

活动一开始,志愿者们就化身为“健康导师”,开启了精彩的健康膳食知识传递。他们从食物的味道与情绪的关联讲起,比如提到酸味能强化嫉妒情绪、缓解神经压力;咸味与抑郁、焦虑相关,过量摄入还会引发健康问题。接着,深入讲解彩虹饮食法,介绍不同颜色蔬果代表的营养元素及对应功效,像绿色食物清肠胃、养肝排毒;红色食物养心、补气益血等。

为了增强讲座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导师”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通过展示不同颜色食物的实物,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彩虹饮食的色彩魅力。同时,讲解颜色对食欲的影响,如冷色系抑制食欲,让同学们了解饮食与视觉的奇妙联系。播放关于食物营养作用的动画,比如展示香蕉富含维生素B6生成血清素提升情绪的过程,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食物营养对身体的影响。


讲座中,“导师”们还设置了多个趣味环节“饮食误区大纠错”环节,针对“减肥就不能吃主食”“水果比蔬菜营养好”等常见错误观点,同学们投票选择后,志愿者揭晓答案并深入讲解,有效纠正大家的认知偏差。此外,“食物心理学趣谈”分享会也十分吸睛,探讨“我酸了”“吃醋”背后的科学原因,分析苦味食物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思考。名人饮食揭秘环节,分析明星减肥食谱是否适合普通人,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导师”们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饮食建议。针对熬夜族,推荐多吃绿色蔬菜养肝排毒,如西兰花、芹菜等;为健身增肌的同学,提供富含蛋白质食物的选择攻略,像牛肉、豆制品等;还贴心地为学生党规划食堂健康搭配方案,运用“211饮食法”,即2拳蔬菜(选食堂绿叶菜)+ 1拳蛋白质(鸡蛋、豆腐等)+ 1拳主食(优先选杂粮饭、玉米)。

为了保证讲座内容科学准确,团队参考了专业医学研究机构发布的膳食指南;考虑到同学们性别不同,饮食习惯也有差异,讲座内容针对性十足;互动环节的设计,更是让同学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大大提高了大家对健康膳食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这次“健康大发现之健康宝藏挖掘记”活动,就像一颗健康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重视健康膳食的意识。相信在未来,同学们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健康的饮食为大学生活“加油续航”。让健康饮食成为校园生活的新时尚!
(撰稿:聂思宇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王帅淇 何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