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在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个关键节点,智能工程学院“博爱救援”计划系列活动第47期——“安全剧本杀·防灾特辑”,以“沉浸体验+剧情驱动+任务导向”的形式,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场“可触摸”的安全教育盛宴,让安全知识深深扎根于每位同学的心田。

剧本杀模拟:于“危境”中淬炼应急本能
踏入活动现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灾难世界”。剧本杀模拟演练环节,将地震、火灾等常见灾害场景巧妙融入剧本,让同学们瞬间化身故事主角,在紧张刺激的剧情推进中,直面各类灾害威胁。
在“地震惊魂”剧本里,教室瞬间成为“震中”核心。剧烈的摇晃、天花板上摇摇欲坠的吊灯,以及此起彼伏的惊呼声等氛围营造,瞬间将同学们带入角色。有的同学凭借扎实的防灾知识,第一时间躲到坚固的课桌下,双手紧紧护住头部,身体蜷缩成一团;有的同学则大声呼喊着指挥大家,在混乱中保持冷静,用行动诠释着团结与互助的力量。

而在“烈火围城”剧本中,同学们在警报音效中展开限时撤离挑战。在“火灾逃生演练”环节,同学们用外套沾湿捂住口鼻低姿前行,穿越“浓烟区”,迅速有序地逃到紧急避难场地。每一次成功的避险,每一次默契的配合,都让同学们对应急避险技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应急实战:在“手把手教学”中强化救援技能
紧急遇险处置环节,从“判断意识与呼吸”到“胸外按压频率”,指导老师吕慧逐一纠正动作细节:“按压时手臂要垂直,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刘锦然在体验过后感叹道:“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才知道需要掌握力度和节奏。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项技能的学习,更是一场对生命敬畏与责任的精神洗礼。”


知识大富翁:智慧碰撞点燃学习热情
如果说剧本杀模拟演练是一场实战的考验,那么知识竞答大富翁环节则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本环节采用“剧本杀任务卡”形式,将应急包物品清单、灭火器分类、急救包扎技巧等知识点融入剧情线索,同学们通过破解谜题、完成“任务”投掷筛子累计积分,最终获得胜利。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巩固防灾知识,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翻转课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
安全教育‘入耳难入心’?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成为安全知识的‘探索者’而非‘倾听者’,在角色扮演中主动学习、实践、反思,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灾减灾能力,让安全之花在青春的田野上绚丽绽放!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撰稿:吕 慧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吕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