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童心未泯 Fun粽一下——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星智益行”系列活动第14期

发布时间:2025-05-30阅读数:

5月28日15:00,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星智益行”专项志愿服务队来到太谷区恒达幼儿园,开展了一场以“童心未泯,Fun粽一下”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本次活动以端午节为契机,将传统文化融入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欢声笑语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折纸小船嘟嘟开:摇着安康过端午

午后时光正好,折纸船环节作为活动首个内容率先展开。呼应着端午时节“纸船寄安康”的古老习俗——古人常将纸船放入江河,任其漂流,寓意带走灾厄、护佑顺遂——折纸船活动作为开场环节,瞬间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志愿者们手持白色纸张,半蹲在孩子们身旁,一边耐心地演示折纸步骤,一边轻声讲述:“小朋友们看,折好的小船会带着我们的愿望出发!在端午节,纸船能把烦恼都带走,留下满满的健康和快乐。”孩子们立刻挺直腰板,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模仿着志愿者的动作,小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遇到困难时,志愿者们便轻轻握住他们的小手,一点点调整折痕、抚平边角。整个教室洋溢着节日的温暖与欢乐,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折纸的趣味中,悄然播撒进孩子们心间。

小手捏粽乐翻天:裹住温情过端午

当白纸折就的小船还在“航行”,粽叶的清香已悄然漫入教室。志愿者们化身民俗小导师,把翠绿的粽叶卷成精巧的漏斗状:“小朋友们看,这是给糯米宝宝做的小房子,要把香甜的馅料都藏进去哦!”孩子们围坐在长桌前,学着将粽叶折出弧度,却总在卷叶时让漏斗“漏了底”,急得小脸通红。志愿者们蹲下身手把手指导,用温暖的掌心包裹住孩子颤抖的小手,一边示范一边安抚小朋友,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也开始做得有模有样。

渐渐地,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有的粽子裹成了圆滚滚的小胖墩,有的被五花大绑成了“小枕头”,还有的因馅料太满撑开了“肚皮”,惹得笑声掀翻屋顶。小朋友们鼻尖沾着米粒,指尖染着粽香,将包好的粽子轻轻放进托盘。这一刻,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化作掌心真实的温度、鼻尖萦绕的清香,在动手实践的乐趣中,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动画光影趣撒欢:领悟风骨过端午

当裹着艾草香的粽子送入厨房蒸煮,暖黄灯光下,投影幕布缓缓展开端午故事。志愿者播放《屈原的传说》等趣味动画,水墨画面里龙舟破浪,古乐轻响。小朋友们时而屏息紧张,时而拍手欢呼,志愿者结合动画讲解习俗,让传统文化在光影中悄然扎根。片尾字幕升起时,端午的文化内核已化作孩子们眼中的星光。志愿者为孩子们戴上象征对美好生活向往与祈愿的端午节手绳,欢声笑语中,这场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活动画上句号。

此次“童心未泯,Fun粽一下”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包粽子的乐趣,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更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传递了温暖与关爱。“星智益行”专项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未来,“星智益行”专项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欢乐与收获,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学生感悟:

“在这次“童心未泯,Fun粽一下”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那无邪的笑脸,感受到了他们纯真的快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承我们宝贵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收获了快乐,还获得了对文化传承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坚信,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传承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至关重要。我决心在未来继续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为保护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信2401班 尹莉娟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得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动手实践,他们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同时也让我深刻地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之光,这使得整个活动的意义变得非凡而深远。”

——太谷区恒达幼儿园杨雅舒老师

(撰稿:石雅静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杜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