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新生禁毒教育,引导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禁毒与药物安全意识,筑牢校园禁毒安全屏障,9月17日17:00,信息工程学院“626”大学生禁毒专项志愿服务队在学生服务中心前开展以“识毒防毒拒毒,青春无毒前行”为主题的新生禁毒宣传活动,为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送上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开学安全第一课”。
模型警示 筑牢认知
刚结束军训或课程的新生们陆续被展示区的模型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志愿者们立刻上前,以仿真毒品模型为切入点,细致讲解海洛因、冰毒、吗啡等传统毒品的外观特征,重点介绍了伪装成“奶茶”“巧克力”“跳跳糖”等零食的新型毒品辨别方法,同时专门针对依赖性药物展开科普,明确区分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国家管控依赖性药物与普通药品的差异,讲解其在医疗领域的合理用途,更着重强调非法获取、使用此类药物的成瘾风险与法律后果,提醒新生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就医取药,切勿因好奇或侥幸触碰“红线”。


知识之窗 洞察毒害
志愿者们一边将手册递到新生手中,一边结合内容解读毒品与依赖性药物对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的严重危害,“吸毒和滥用依赖性药物不仅会摧毁肝脏、大脑等关键器官,更会让人产生强烈生理与心理依赖,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拖垮整个家庭。”志愿者的讲解让新生们对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不少新生在阅读手册后,主动询问“如何辨别被混入依赖性药物的饮品”“发现身边有人滥用药物该怎么办”,志愿者们均耐心解答,并分享实用的防护与拒毒技巧。


互动交流中,志愿者还讲述了身边真实案例,从吸毒者与药物滥用者的堕落轨迹,到禁毒工作者的坚守付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新生们深受触动,“原来新型毒品和依赖性药物的伪装性这么强,以后一定会格外小心,也会提醒身边同学注意。”大一新生在参与活动后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守护自己就是守护家庭,远离毒品和滥用药物是对青春最基本的负责。”


趣味互动 禁毒同行
在“投壶禁毒挑战”区域,摆放着一个特别的壶,命名为“决心之壶”。参与者紧握箭矢,眼神专注而坚定,一致对准,箭矢入壶的清脆声响,伴随着阵阵欢呼。在欢声笑语中强化了他们抵制毒品的决心,这种决心如同火焰般燃烧,照亮他们防毒的道路。在抵御毒品的诱惑的时候,正如投壶一样需要精准的瞄准与集中的注意力,同样需要清醒的认知和坚定不移的意志。


参与者们手持色彩鲜艳的圈套,专注地瞄准摆在地上的禁毒标识或模型,计算着距离和力度,希望自己能够准确地套中目标。每一个套中的瞬间,都伴随着喜悦和成就感。套中的禁毒标识或模型,就像是他们在生活中紧紧抓住了远离毒品的信念和决心,同时也象征着他们将积极传播禁毒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共同参与到禁毒的行列中来。


众志禁毒 筑梦未来
“626”大学生禁毒专项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成为校园禁毒宣传的“主力军”与“先锋队”,用青春力量为新生成长保驾护航,学校也对这类活动的大力支持,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具体体现,彰显了高校在禁毒教育中的责任与担当,从校园里的志愿宣讲到全社会的禁毒攻坚,每一份努力都在汇聚成国家禁毒工作的坚实力量,为建设无毒中国、守护社会安宁筑牢根基,这场面向新生的宣传活动,既是一次知识普及,更是一次责任传承,让“识毒、防毒、拒毒”的理念深植青春心田,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注入青春动能。

新生志愿者感言:
“通过这次活动,作为一名新生,我深刻了解到毒品的危害,同时也了解到了现在很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新型毒品,认识到了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种类。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努力宣传相关知识,让身边的人都了解旧毒品和新型毒品的危害,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物联2402班 卫泽雅
学生感言:
“今天的活动内容很丰富,也很有意义,通过仿真模型,我直观地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性和伪装性,更加意识到维护校园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室友和朋友,从自身做起,为校园安全贡献力量。”
——财务2502班 郭松淼
撰稿:常丽杰
摄影:李璐瑶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