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小手造“智” 筑梦强军——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星智益行”专项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10-16阅读数:

为深化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国防科技的认知,点燃少年儿童的爱国强军梦想,10月15日下午,“星智益行”专项志愿服务队在太谷区南关小学举办“小手造‘智’,筑梦强军”主题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分享”的沉浸式形式,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触摸国防科技,在动手创作中播撒强军种子。

科普启航 动画+教具 解锁国防科技“小秘密”

“坦克为什么能在泥地里跑?战斗机的翅膀为什么有不同形状?”3分钟动画以坦克、战斗机、军舰执行任务的生动场景,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动画结束后,志愿者抛出的问题引发全场热议,拉开了“国防科技小课堂”的序幕。志愿者摒弃枯燥的理论讲解,转而用“教具演示+通俗讲解”的方式,拆解三大国防科技核心知识点。讲解“坦克动力科技”时,志愿者拿出齿轮组件,现场转动齿轮模拟履带传动:“大家看,齿轮一转,履带就跟着动,就算遇到泥地,坦克也能稳稳前进!”介绍“战斗机飞行科技”时,两张分别制作成“平直翼”和“后掠翼”的纸质模型被举起,志愿者通过对比轻抛,让孩子们直观看到“后掠翼飞机飞得更快、更稳”。

实践创想 分组协作 动手打造“专属国防装备”

随着志愿者的号召,活动进入“实践创想”环节。孩子们以3-4人为一组,有的选择“动力坦克”,用齿轮组件拼接主体、安装“动力轮”;有的制作“敏捷战斗机”,机身搭配不同形状的机翼;还有的专注于“智能军舰”,拼接模型的同时,认真加装能发出声光的“雷达”模块。志愿者穿梭在各组之间,用提问引导孩子们将课堂知识融入创作。看到制作坦克的小组因齿轮卡住而着急,志愿者提醒:“还记得刚刚讲的齿轮传动原理吗?试试调整一下齿轮的位置,是不是就能转得顺畅啦?”;面对纠结选哪种机翼的战斗机小组,志愿者建议:“两种翅膀都做出来,抛一抛看看哪种飞得更远!”现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拼接主体,有人专注加装“科技部件”,还有人用彩笔给装备画上迷彩图案。

成果闪耀 作品宣讲+科普点评 让知识“活”起来

“这是我们组做的军舰,它有‘雷达’,就像真的军舰一样!”“我们的坦克用了齿轮,履带能转,就算在地上推,也能‘跑’得很快!”每组同学轮流上台,举着自己的作品笑得自信,稚嫩的声音里满是骄傲。志愿者的点评则让孩子们的认知更进一步。“你们给战斗机装的后掠翼,和现实中高速战斗机的翅膀设计思路完全相同,特别棒!”每点评完一组,志愿者都会为每位成员贴上心形五星红旗贴纸,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

总结升华 合影留念 让强军梦在心中扎根

“今天我们学到的齿轮、机翼知识,都是国防科技的‘小零件’。未来,只要你们继续探索,说不定能发明更厉害的国防装备,守护我们的国家!”活动接近尾声,主持人放映的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寄语,让孩子们眼中充满了向往。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边走边讨论着自己的作品。最后,全体学生与志愿者并肩合影,一张张笑脸定格在充满科技感与爱国情的画面中。

此次“小手造‘智’,筑梦强军”国防科技科普活动,不仅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近距离接触了国防科技知识,更通过动手实践与互动分享,将爱国强军的种子播撒进少年心中。未来,智能工程学院将持续依托“星智益行”系列活动,把更多优质的科普资源送进校园,以“硬核童趣”点亮少年科技梦,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贡献力量。

撰稿:石雅静

摄影:杜昊天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