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桂香、灯笼、团圆饼 点亮“布谷”中秋忆——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法育未来”专项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10-20阅读数:

秋日工坊里,桂花香暖,气息温融,正静静酝酿一段温馨时光。10月19日下午,智能工程学院“法育未来”志愿服务队于上河书院203右岸厨房开展了一场有温度的传统民俗体验活动。志愿者们和“小布谷”们亲手制灯笼、包月饼,沉浸于节日文化的魅力之中,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亦悄然生根。

“哇塞!”随着一声清脆的惊叹,“小布谷”们的中秋文化之旅拉开序幕。面对缤纷的灯笼原料,孩子们跃跃欲试,纷纷动手尝试。在志愿者引导下,他们从生疏到熟练,一步步拆解、组装,渐渐掌握制作诀窍。当成盏灯笼陆续亮起,有孩子好奇发问:“为什么中秋要做灯笼呀?”“灯笼象征光明与希望,”志愿者温柔解释,“古时候,人们点灯照亮归途,也寓意驱散黑暗、迎接团圆。”这一刻,孩子们手中的灯笼仿佛被故事点亮,为节日记忆染上温暖光芒。

月饼是团圆的象征。在志愿者细致的示范下,“小布谷”们认真学着揉面、填馅、塑形,小心翼翼地将馅料裹进面皮,动作专注而轻巧。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就沾满面粉,变成了可爱的“白面馒头”,笑声里满是成就感。当成型的月饼渐渐摆满桌面,有个孩子紧紧捧着自己做的月饼,开心地说:“我要带回去和奶奶一起分享!”这一刻,香甜的不只是月饼,更是亲手创造的温暖,让团圆的意义在手心绽放。

在这场融合传统手作与心灵关怀的温暖邂逅中,孩子们不仅亲手触摸到民俗技艺的温度,更在欢声笑语间埋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一盏盏灯笼,映照团圆寓意;一枚枚月饼,包裹真挚心意。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点亮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也让他们在创造与分享中体味到成长的美好。

未来,智能工程学院“法育未来”专项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多元的形式、更温暖的陪伴,走进孩子们的成长旅程。他们将以行动延续这场关于文化与爱的接力,在时光中书写更多双向治愈、共同成长的温暖篇章。

撰稿:薛越霖

摄影:景堡壮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