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红色文化浸润童心,让革命精神在幼小心灵中扎根,10月24日下午,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红色前行专项志愿服务队与守护朝阳专项志愿服务队携手,走进桃校幼儿园,开展“童心绘梦——画出心中的红色故事”主题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以色彩为墨、以创意为笔,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红色精神世界的桥梁,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与创作中悄然传承。

活动开始,志愿者们提前将丙烯颜料、画纸与画笔分装整齐,此刻有条不紊地分发给每个孩子。“大家可以画鲜艳的国旗、勇敢的英雄,也可以画心里觉得最‘红’的东西哦!”志愿者们弯下腰,用温柔的语气引导孩子打开思路,还拿起画笔示范简单的红色元素勾勒方法,很快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开启属于自己的红色创作:有的小心翼翼蘸取正红色,一笔一划勾勒五星红旗的轮廓,连五颗星星的位置都凑到一起反复比对,生怕画得不够标准;有的偏爱暖橙色与金黄色,用饱满的色块叠出“英雄的背影”,虽线条稚嫩,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坚定力量;还有的孩子脑洞大开,把志愿者的笑脸、幼儿园的滑梯与红色五角星拼在一起,仰着小脸说要画出“和哥哥姐姐一起的红色时光。”

创作过程中,志愿者们全程蹲身陪伴,高度始终与孩子保持一致。他们手把手教孩子们调和“国旗红”“朝阳橙”,耐心帮他们把歪扭的线条修正得更流畅,还会蹲在一旁倾听孩子对画作的奇思妙想——“我画的红星会发光,能照亮英雄回家的路”“我要给国旗加个小太阳,这样它永远都暖暖的”,童真的话语与热烈的色彩交织,让红色主题有了更生动的表达。原本空白的纸盘上,渐渐铺满了充满童趣却格外真挚的红色意象,每一笔色彩、每一个图案,都藏着孩子们对“红色”最纯粹的理解。桃园堡幼儿园的李老师也表示,以往的红色教育对幼儿来说略显抽象,而这次活动通过绘画这种孩子们熟悉的方式,让红色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孩子们在调色、创作中,自然而然地问‘为什么国旗是红色的’‘英雄是什么样的’,对‘红色’有了更具象的感知,这种教育效果特别好。”



活动尾声,孩子们高高举着自己的作品,围着志愿者合影。有的孩子指尖还沾着未干的颜料,在阳光下泛着鲜亮的红;有的孩子把画贴在胸口,笑得露出小虎牙。镜头里,孩子们的笑脸与鲜艳的红色画面相映成趣,定格下最温暖的瞬间。这场以“绘”为媒的志愿活动,不仅让幼儿在艺术创作中亲手“触摸”到红色文化,更让高校志愿者在陪伴与引导中,深化了传承红色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双向的奔赴,让红色文化的传承更有温度,也让志愿价值在文化浸润中得到了真正的升华。
撰稿:王嘉怡
摄影:李元昊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