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桃园堡幼儿园大班教室内暖意融融,守护朝阳陪伴儿童专项服务队联合红色前行专项志愿服务队,带着空白纸杯、圆形空盘子、水彩笔、安全彩绳等精心筹备的材料,为孩子们带来“童心绘梦——画出心中的红色故事”公益陪伴活动。17名志愿者分工明确,以“纸杯+空盘子”双载体创作的形式,让红色文化以更立体、可感知的方式融入大班儿童的认知。

活动伊始,守护朝阳服务队队长率先开启红色文化讲解环节。他手持提前制作的国旗卡片与五角星磁吸贴,围绕“国旗的颜色意义”“五角星的象征内涵”展开分享,结合大班孩子的认知水平,用通俗的语言串联起红色符号背后的故事,并通过将磁吸贴贴在黑板上演示的方式,具象化“五颗星如大家庭般紧密相依”的概念。全程互动温和有序,孩子们专注倾听,不时点头回应,红色文化的种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悄然种下。

随后进入创作环节,队长与志愿者们默契配合,迅速为孩子们分发创作材料,并同步结合此前的讲解启发思路——引导孩子们将空盘子设计成“红色小勋章”,把国旗、五角星等元素融入其中;将纸杯转化为“红色故事罐”,绘制勇敢人物或红色场景。孩子们很快投入创作,有的在空盘子中央画下五星红旗,边缘点缀彩笔勾勒的小太阳;有的在纸杯外侧描绘举着国旗的人物形象,还特意用黄色笔添画五角星徽章;还有孩子将空盘子与纸杯组合,分别绘制红五星与小房子,以稚嫩的笔触表达“守护家园”的想法。志愿者们穿梭在孩子中间,从细节补充到色彩搭配提供耐心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专属的红色主题作品。

创作结束后,“红色作品展”在队长的组织下有序开展。他走到孩子们中间,鼓励大家捧着作品上台分享创作思路,孩子们纷纷主动参与,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作品里的红色元素与故事。每听完一位孩子的分享,队长都会带头鼓掌给予肯定,随后还贴心地帮孩子们在作品上写下名字与创作日期,为这份红色记忆留下专属印记。
桃园堡幼儿园大班班主任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此次活动用孩子喜爱的“动手创作”形式替代传统说教,让抽象的红色文化变得可触可感。“不少孩子活动后还拿着自己的‘红色故事罐’跟同伴分享,主动追问国旗背后的更多故事,这种主动探索的意识比知识本身更珍贵。”她提到,幼儿园后续也计划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班级文化角,让红色文化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持续浸润,同时期待与服务队深化合作,共同开发更多适配幼儿成长的红色教育活动。

作为长期聚焦儿童精神成长的公益队伍,守护朝阳陪伴儿童专项服务队始终以“适龄化、趣味化”为活动设计核心。此次在队长的统筹带领下,通过“讲解+双载体创作”的模式,既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破解红色文化的抽象感,又借助动手实践加深认知,完美适配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服务队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继续以“贴近儿童认知”为原则,由队长牵头设计更多红色主题活动,结合绘本共读、情景模拟等形式,让红色文化传递更有温度,让公益陪伴真正扎根孩子心中。

撰稿:焦慧慧
摄影:耿荟凯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