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行者导航专项志愿服务队带领志愿者们前往太谷实验小学,与孩子们共同走进了一场“传承”之旅。“流年不弃桑榆老,春光冉冉映重阳。”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情感寄托,它不仅是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的时节,更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时刻。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向孩子们讲述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就这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重阳节的文化探索正式启程。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讲台下坐着的孩子们眼中闪耀着好奇又兴奋的光彩。志愿者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重阳节的故事,从桓景剑斩瘟魔的传说,到古人重阳登高祈福的风雅,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时不时发出惊叹声。在展示重阳节习俗图片时,看到古人佩茱萸、饮菊花酒的画面,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对古人的生活产生了好奇,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孩子们解释着这些习俗背后的寓意,告诉他们佩茱萸是为了辟邪求吉,饮菊花酒则有祛灾祈福之意。孩子们一边听着,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讲解中,志愿者不仅强调了节日背后的内涵,更引导孩子们思考“敬老”与“感恩”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让传统与现实悄然对话。


文化浸润之后,是充满了挑战的“知识闯关”环节,围绕志愿者讲述的内容,设计了多个趣味问题,孩子们踊跃抢答,现场气氛热烈如潮。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重阳节文化,“知识闯关”的题目涵盖了重阳节的各个方面。有关于重阳节诗词的题目,也有关于重阳节习俗的题目。一个个问题犹如钥匙一样解锁着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得到奖品的同学们手捧礼物,脸上是自豪的笑容;没有答对的也不气馁,在志愿者的鼓励下继续思考。这一刻,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跳动的火花,点亮了求知的童心。



动手实践的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志愿者将彩色卡纸和胶棒下发之后,留有一位志愿者在台上细心的演示纸质菊花的制作步骤,其余志愿者则走入学生中间,耐心指导,轻声鼓励。孩子们低头专注,手指翻飞,一朵朵漂亮的菊花绽放在孩子们稚嫩的手间。菊花的美丽,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孝心与感恩的载体。




活动最后,志愿者将手中的明信片分发到孩子们手里,鼓励他们写下对家中长辈的祝福。孩子们接过明信片,认真思考后,用稚嫩的笔触写下了温暖的话语。有的写着“爷爷,您辛苦了,我爱您”,有的写着“奶奶,祝您重阳节快乐,身体永远健康”。每一张明信片都承载着孩子们满满的爱与祝福。随后,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将制作好的纸质菊花和写满祝福的明信片精心包装起来。这一份份饱含深情的礼物,是孩子们对长辈们最真挚的心意。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此次重阳文化探索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情感的洗礼。通过互动讲解、趣味问答与手工实践,孩子们在快乐中领悟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行动中践行了敬老爱老的美德。秋日暖阳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已在童心深处生根发芽,未来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撰稿:王叶帆
摄影:杨怡琳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