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数智共创传非遗 饼香借网焕新生——晋中信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开展“饼香非遗数安随行”太古鑫炳记非遗工坊Vlog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6阅读数:

太谷饼,这枚承载国家级非遗荣光与太谷文旅底蕴的美食名片,正需数字化力量拓宽传播边界。10月25日,晋中信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守城人”数字文旅专项志愿服务队走进鑫炳记非遗工坊,通过线上传播、网络版面设计等多元数字服务,为非遗文旅搭建双向互动的传播桥梁,让百年饼香借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品鉴鲜香:共创视频 解锁线上传播热度

活动之初,队员们手持拍摄设备,全程聚焦老师傅的非遗绝活。揉面时的力道流转、压模时的精准把控、沾芝麻的行云流水、烘烤时的火候调节,每一个藏着匠心的细节都被高清记录。刚出炉的太谷饼金黄酥软、香气四溢,志愿者们不仅品鉴舌尖上的非遗风味,同时与工坊工作人员沟通共创短视频,让太谷饼的文旅魅力通过线上传播触达更多年轻群体。

实操体验:沉浸式共创 挖掘传播亮点

穿上围裙,队员们在师傅指导下亲身参与太谷饼制作。从生疏揉面到笨拙塑形,再到成功出炉的成就感,过程中的趣事与感悟被镜头全程捕捉,让共创视频更具故事感与感染力,进一步丰富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形式。

探馆观械:多维记录 完善共创内容体系

在非遗博物馆,队员们通过镜头记录太谷饼五代传承的历史脉络、古建人文与形意拳文化交融的独特底蕴,挖掘“非遗+地域文旅”的深层关联;走进机械化生产车间,拍摄从原料预处理到自动化烘烤、包装的全流程,用镜头呈现“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的创新融合。

访谈共创:聚焦传播 敲定长效合作方向

队员们与鑫炳记独家传承人李俊伟深入交流,围绕“非遗如何借数字文旅破圈”展开探讨。传承人表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太谷饼的历史与匠心;志愿者们则结合专业技能,打造“非遗故事+互动入口”的一体化线上宣传。双方达成共识,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开展数字文旅共创合作,让太谷饼的香气通过网络飘向更远的地方。

学生感悟:

“从镜头跟拍到实时共创,再到访谈中敲定传播方案,深刻体会到数字文旅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视频共创让非遗传播更有温度,也让我们的专业技能真正服务于文化传承”

——计科2504班 李星昱

“访谈中传承人对数字传播的期待,让我更明确了方向。我们设计的网络共创活动,都是为了让老手艺被更多人看见。非遗+数字文旅,就是让传统活在当下的最佳方式。”

——计科(对口)2502班 王旭泽

“全程参与视频共创的每一环,从素材采集到访谈规划,真切感受到数字力量对非遗传播的赋能。未来能持续和工坊合作,用共创形式讲好非遗故事,这是志愿服务最有意义的收获。”

——数字2501班 宋佳裕

撰稿:陈 晨 曾雨蒙

摄影:刘 伟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