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我们总在步履匆匆中追赶着“快”,却常常忽略了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慢”,那些曾浸润着祖辈智慧的传统节日、那些承载着乡土温度的文化印记,似乎正慢慢淡出日常的视野。那么当传统佳节遇上青春志愿,当乡土温情碰撞活力风采,总有一些不疾不徐的温暖,正默默守护着这份文化的本真。
10月29日下午,由晋中信息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办,益惠向阳专项志愿服务队承办的以“微光汇聚同联欢 重阳传情暖人心”为主题的活动在程家庄村村委会展开。志愿者们用最质朴的陪伴与互动,为村里的老人们送上了满满的关怀与欢乐,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播撒在每个人的心里。
重阳致辞:敬耆老 启新程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轻盈的步伐踏上舞台,用温馨的话语向现场的老年村民们致以最诚挚的重阳节问候:“秋高气爽,佳节安康,今天我们因重阳而聚,因关爱相伴!”随后,程家庄村村委会主任登台致辞,对村民们的热情参与以及志愿者们的远道而来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并向在座的老人们送上节日的美好祝福。伴随着这份祝福,专属重阳佳节的节目表演正式拉开序幕。

戏间趣玩 重阳添乐
老有所乐,非止于乐,《鼓舞中华魂》的鼓点响起,瞬间震撼全场,老人们手持鼓槌,每一次敲击都力道十足,《响扇爱我中华》登场时,扇子在老人们手中开合流转,每一个扇影,都是对生活热情的无声诉说;而舞蹈《我们的中国梦》缓缓铺展,她们踩着舒缓的节奏,抬手、转身、微笑,动作间满是从容与安然。
表演间隙,听着表演者的故事:有坚持排练的奶奶,只为让节目更完美;有主动指导同伴动作的爷爷,只为呈现最好的效果。这些细节,让这场表演超越了“节目”本身,岁月会带走青春的容颜,却带不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坚守。

志愿同心 让温暖在岁月里流淌
舞台或许没有璀璨灯光,却稳稳托住了最真挚的心意;节目或许没有复杂编排,却满满装着最深切的关怀。志愿者们暂别日常身份,化身“文艺达人”,一个个节目轮番登场,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沸腾的高潮。
志愿者们以饱含深情的嗓音,轻轻讲述岁月里的旋律。幽默诙谐的小品更是点亮全场,他们用生动的表情、自然的演技,把生活里的温馨小事搬上舞台,逗得老人们眼角笑出了细纹。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志愿者们又舞动起活力满满的身姿,每一个抬手、每一次转身、每一个望向台下的眼神,都透着青春的朝气,也藏着对老年朋友们最真诚的祝福。台下掌声不断,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整个空间都被欢乐祥和的氛围紧紧包裹。
节目终有落幕时,但这份温暖却在继续流淌。志愿者代表缓缓走上舞台“看到爷爷奶奶们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格外有意义。”







趣玩传情:一场游戏 定格重阳温情瞬间
游戏的意义,从不在胜负的较量,而在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互动、情感的联结。温暖的阳光洒满活动现场,“乒乓传情”趣味游戏活动中只有满溢的欢笑与温馨,途中的手忙脚乱与彼此鼓劲,成了最治愈的互动瞬间。以小小的乒乓球为纽带,串联起欢笑与温情,幸福在此刻细水长流。
“纸杯套娃”游戏中爷爷奶奶两人一组,将纸杯摆成固定的形状,眼神专注地瞄准前方的玩偶,手腕轻扬,纸杯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爷爷奶奶别急,慢慢来。”“爷爷您太厉害啦!”“奶奶下次肯定能套中的。”志愿者们跟着鼓掌喝彩,小院里满是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在这温馨的互动里,他们卸下拘谨,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游戏,更是一次满溢温情的欢聚,是一段值得珍藏的美好时光,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将这份幸福与快乐,留在记忆里。


定格温情:合影留念 顺利落幕话不舍
欢乐的时光终会落幕,但那些温暖的记忆、深刻的意义,却能在时光里长久留存。合影环节,成了最动人的画面:老人们坐在前排,志愿者们轻轻扶着他们的肩膀,帮老人理了理衣领、拨正了帽子。阳光温柔地洒在每个人脸上,镜头按下的瞬间,老人们的笑容像秋日的菊花般灿烂,年轻人的眼神里满是真诚。这张定格的照片,像一座桥,打破了彼此的隔阂;像一束光,照亮了文化传承的道路。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搀扶着老人们有序离场。一位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不舍地说:“孩子们,谢谢你们来陪我们过节。以后有空常来啊,给我们讲讲大学里的事。”这句朴素的期盼,正是这场活动最珍贵的成果,它让校园与乡村不再是“两个世界”,让年轻人愿意走进乡村、倾听老人,让敬老美德不再是口号,而是变成了“扶老人坐下”“听老人说话”“陪老人游戏”的具体行动。


每个人的力量或许如微光般微弱,但当无数微光汇聚,便能成炬,照亮文化传承的道路,温暖更多人的心灵。未来,益惠向阳专项志愿服务队还将继续践行志愿精神,开展更多乡村关怀类活动。
敬老的美德,从不是空泛的口号,是融入在每一个细微的行动、每一份真诚的心意里。重阳的意义,也不是一时的热闹,是代代相传的温情守护,让我们将这份温暖永远延续下去。



撰稿:杨 洋
摄影:益惠向阳专项志愿服务队
供稿:益惠向阳专项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