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菊韵飘香,又值一年重阳。作为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不仅蕴含着“敬老崇孝”的文化内核,更映照出社会对长者群体的深切关怀。10月29日下午,晋中信息学院行走的力量专项志愿服务队走进敦坊养老院,于院内小广场开展了以“重阳乐韵满庭院,志愿温情暖夕阳”为主题的活动,以歌声与陪伴传递温暖,以互动与笑语润泽心田,让老人们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与关爱,安享温馨晚年。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不仅仅是一次节日的慰问,更是对现代社会“精神养老”需求的一次温情回应——在物质丰裕的时代,长者更需要的是情感的连接和生命的共鸣。
志愿添活力:歌声传情送祝福 小广场成欢乐海洋
10月29日下午,服务队志愿者准时抵达,迅速融入现场氛围。与养老院工作人员简单对接后,志愿者们调试设备、整理队形,以一场精心准备的歌曲串烧拉开活动序幕,为现场注入满满活力。
首先登场的《大中国》,以饱含深情的演唱点燃全场,熟悉旋律让前排老爷爷们忍不住跟着哼唱,还手举轻打节拍,脸上满是自豪;紧接着《金色太阳》奏响,明亮柔美的歌声似秋日暖阳,映得老人们笑容愈发灿烂;《好运来》节奏欢快,将气氛推向高潮,志愿者走入人群,与老人亲切互动,掌声、笑声、歌声交织一片,暖意融融。
节奏渐缓,《甜蜜蜜》的经典旋律唤醒尘封的青春记忆,一位奶奶闭目轻和,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粉红色的回忆》引发更多共鸣,几位阿姨情不自禁随声合唱;《如愿》以深情寄托祝愿,祈愿老人们岁月静好、心有所安;《红山果》则以活泼曲风增添一抹俏皮,令人耳目一新;终曲《相亲相爱》激昂奏响,志愿者与老人、孩童隔空互动,将整场演出推向情感的高峰,掌声经久不息,小广场俨然成为一片洋溢着感动与喜悦的海洋。









游戏增互动:老少携手玩趣味 小广场满是欢笑声
如果说歌声是情感的唤醒,那么游戏则是生命的交融。歌曲表演结束后,小广场氛围持续升温。服务队志愿者早已在广场两侧布置好游戏区,“套沙包赢气球”和“彩色扭扭棒揪尾巴”两个适配老年人的趣味游戏,吸引老人们纷纷主动报名。
“套沙包赢气球”游戏区,地面整齐摆放着10余个沙包,旁边桌子上堆着各式各样的小气球。老人们手里持圈,瞄准沙包轻扔,套中者接过气球时笑容灿烂;一位老奶奶首次尝试失利,志愿者及时上前指导鼓励,帮她调整姿势,成功套中后,老奶奶拿着气球向同伴“炫耀”,引得周围欢笑不断。
“彩色扭扭棒揪尾巴”游戏区更显热闹。一名志愿者腰间系着棉绳,末端挂着红、黄、蓝、绿四色扭扭棒当“尾巴”。主持人喊出颜色指令后,老人们迅速行动——有的精准找色摘取,有的与同伴互相提醒,志愿者则放慢脚步、微微弯腰配合。一位老奶奶在“摘蓝色扭扭棒”环节反应最快,成功后得意展示,现场追逐声、笑声交织,温暖氛围感染全场。



温情话离别:不舍挥手盼重逢 志愿精神永传递
时光在笑语中悄然流逝,活动渐近尾声。老人们依依不舍,紧握志愿者的手,言语中尽是真挚的感激:“今天听了很多年轻时爱听的歌,还玩了游戏,心里特别暖!”一位爷爷眼含热泪,动情说道:“《如愿》真是唱进我心里了,如今生活好了,还有你们惦记着,我们真的如愿了。”
临别时,老人们久久立于广场边缘,挥手道别,反复叮咛“一定再来”;志愿者们亦频频回首,高声应道“很快就回来看您”。那一声声嘱托,一次次回望,在暮色中交织成这个重阳节最动人的余韵。
此次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节日的慰问,更是一场心灵的抵达。服务队以文艺与游戏为媒介,将关怀与陪伴具象化为歌声与笑语,以实际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未来,行走的力量专项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入关注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策划更多有温度、有质感的活动,以真诚守护晚晴,用陪伴温暖岁月。
撰稿:王彬洁
摄影:行走的力量专项志愿服务队
供稿:行走的力量专项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