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李大钊先生的铿锵寄语,恰是当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11月5日下午,晋中信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青春军旅宣讲团与新城社区联合举办“军艺行·第三期——青春聚力 精治社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此开展。本次活动聚焦城市精细化治理,以信院学子和退役复学大学生为阵地,通过宣讲宣传和实践结合的形式助力社区精细化治理工作的开展。

集结出发 青春整装待发
青春军旅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身着统一志愿服装,脸上洋溢着热情与期待。指导老师解育一首先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随后简要动员并讲解活动任务。镜头前,大家眼神坚定,笑容灿烂,定格下即将投身志愿服务的青春瞬间。随后,志愿者们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有序出发,正式开启此次志愿之旅。


退役不褪色 彰显军人担当
为凝聚志愿力量、明确服务方向,退役复学大学生代表在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志愿者宣讲动员。代表结合军旅经历分享责任担当理念,传递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随后,依据志愿者特长与活动需求,进行科学分工部署,志愿者们划分为四支队伍,明确各岗位职责与工作重点,细化任务流程。此次活动既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也为后续志愿服务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信院青年学子的奉献精神与协作意识。



分组行动 直面挑战显担当
然而,任务执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刚拿出责任牌准备张贴,有的商户就皱着眉摆手说‘别贴别贴,我们这不许贴小广告。’,当时还有点委屈。”二组志愿者事后回忆道。面对商户的误解,志愿者们没有气馁,而是耐心向商户解释:“阿姨,我们是晋中信息学院的志愿者,不是贴小广告的,这是社区统一要求张贴的‘门前三包’责任牌,能帮大家明确维护门前环境的责任,让咱们社区更干净整洁。”



一位志愿者蹲在绿色小凳旁,手持宣传资料,耐心地向社区居民讲解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相关内容,居民专注聆听、认真翻阅资料;旁边几位志愿者或关注讲解过程、或随时准备提供协助。他们以亲切的姿态、专业的讲解,搭建起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融入每一次交流,为社区精细化治理注入青春活力,也让自身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有的志愿者专注整理宣传资料,为后续宣讲做好准备;有的志愿者则站在社区建筑旁,抬手规划宣传物料的张贴位置。他们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参与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实践中,不仅为社区环境美化和信息传递贡献了力量,更在动手实操中深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认知,以青春担当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戎装一身 复学不忘献青春
退役复学大学生拿着宣传资料,向周围社区居民讲解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相关内容,大家手持宣传页,认真聆听、积极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志愿团队通过这种宣讲与实践结合的形式,将军旅精神融入社区治理,为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贡献青春力量,也搭建起了校园与社区互动的有效桥梁。



志愿暖心 青春力量促成长
志愿者们收获颇丰、成长显著。商户从误解到理解的沟通过程中,大家学会了以温和、同理心的方式与人交流;在社区服务的实践中突破自我;退役复学大学生更是以其独特的军旅经历,成为活动中的一抹亮色。结合自身在部队锤炼出的责任担当与纪律意识,向社区居民和同学宣讲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意义。将军旅中 “令行禁止、团结协作” 的作风融入宣讲,用生动的军旅故事阐释社区治理中集体意识、沟通艺术的重要性,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精细化治理与每个人生活的关联。青春在服务社区、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征程中绽放出了别样光彩。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此次活动正是对 “校社协同共建” 模式的生动实践,将高校的青春力量与社区的治理需求精准对接。晋中信息学院始终以实践育人为抓手,此次活动既是学子践行社会责任的缩影,更是校社协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鲜活尝试。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社区的联动,推动志愿服务从 “单次行动” 向 “长效赋能” 升级,让青春力量以宣讲宣传加实践探索的形式深度融入志愿服务当中。

撰稿:王怡璇 解育一
摄影: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