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箕城书院,被一片片色彩斑斓的落叶染上了温柔底色。11月14日下午,绿色守望专项志愿服务队的10名志愿者,在这里开启了一场“拾叶再生”的创意之旅:把校园里的落叶、枯枝变成一幅幅灵动的艺术作品,让秋日废弃物在指尖焕发新生。
活动刚开场,志愿者们便带着收纳袋走进校园角落,轻轻拾起银杏叶、枫叶、栾树果等自然“素材”——阳光下,两名女生踮脚从枝头摘下橙红的小果实,叶片簌簌落在掌心,成了最鲜活的创作原料。回到书院活动室,木桌被深浅不一的叶材铺满:明黄的银杏、绛红的枫叶、细碎的紫花……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或低头裁剪叶片轮廓,或用胶水将叶材拼贴成画,活动室里只听得见剪刀轻响与偶尔的创意讨论。


“你看这片枫叶的形状,刚好能做蝴蝶的翅膀!”镜头里,两名女生举着刚完成的作品笑眼弯弯:深红枫叶拼成的蝴蝶翅膀,缀着粉紫小花,衬在浅绿卡纸上格外灵动;另一边,一位男生正专注地将细碎叶材叠成“秋日森林”,层次分明的绿与橙,像是把整个秋天装进了画里;还有小组以落叶为笔,拼出“低碳生活”的字样,搭配枯枝做成的装饰框,让环保理念成了看得见的温暖。


“以前觉得落叶扫了就扔,没想到能这么好看!”志愿者梁同学举着自己的“叶画”说,他特意用不同颜色的叶片拼了一只小猫,“以后走在路上看见落叶,第一反应不是‘垃圾’,而是‘能做什么创意’。”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将五幅叶画作品一字排开,用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两幅:第一幅“四季叶语”,以渐变色彩的叶材拼出春绿、夏繁、秋橙、冬素的层次,把季节流转凝在方寸之间;第二幅“蝶栖秋枝”则以深红枫叶作蝶翼,点缀粉紫小花与枯枝纹理,灵动得像是能从画里振翅飞出。
投票结果一出,现场立刻热闹起来:有人翻出提前备好的原木相框,有人细心用胶带固定作品边角,还有人特意找了干净的绒布轻轻擦拭框面。五名创作者蹲在一旁,盯着自己的作品被稳稳放进相框、扣好背板,眼睛里亮得像落了星子。等最后一颗相框卡扣“咔哒”扣紧,队长笑着接过来,小心翼翼揣进了随身的帆布袋里:“这俩‘宝贝’我先替咱们收着,下次活动咱们带出来‘巡展’,让更多同学看看咱们把落叶变美的本事!”话音刚落,有人伸手轻轻碰了碰相框边缘,笑着补充:“可得好好护着,这可是咱们秋天攒的‘小福气’。”阳光刚好从窗缝溜进来,落在帆布袋的布料纹理上,连带着框里的叶画都暖融融的——那些曾随风飘落的碎片,此刻成了被妥帖珍藏的温柔,等着下一次与更多人撞个满怀。

绿色守望专项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轻创意+零成本”的方式,既实现了落叶的资源化利用,也让志愿者在动手过程中深化了环保意识。服务队后续还将推出“落叶书签”“枯枝装饰”等系列活动,让更多校园废弃物“变废为美”,推动绿色理念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撰稿:曹萌萌
摄影:尹京津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绿色守望专项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