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智艺星”赋能成长计划第四期在箕城书院思辨力大厅精彩上演。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剪刀和纸张,穿梭于古老与现代之间,让学生亲手绣制出纳斯卡线条的精美图案,体验传统剪纸与古老文明的完美融合。
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在众多传统文化中,剪纸作为一项优秀的非遗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深受人们的重视。走进活动大厅,同学们热情高涨,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此次以“剪艺生花·纸韵流芳”为主题的艺术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手持刻刀与彩纸,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通过复刻秘鲁纳斯卡地画图案,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探索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表达。



活动现场,主持人以“剪纸密码破译”为切入点,展示如何将南美文明的神秘图腾转化为剪纸语言。参与者通过放大镜观察纳斯卡蜂鸟、蜘蛛等图案的线条走向,学习运用锯齿纹、月牙纹等传统剪纸技法进行解构重组。“这些几何图形既是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也是数学思维的体现。”在主持人生动的讲解下,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似乎能够将3000公里外的地画文明转化为可触摸的剪纸作品。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剪纸的艺术特色、表演形式及保护传承的重要性,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视频来进行详细的讲解,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从刚开始的手法生疏变得游刃有余,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剪纸艺术如何在民间萌芽,又如何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一朵璀璨的艺术之花,绽放在华夏大地上。



当秘鲁荒漠的纳斯卡地画遇见中国非遗剪纸,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将在同学们的指尖绽放!创作者们以剪刀为笔、红纸为媒,解码三千年前的文明图腾,体验非遗与古老文明碰撞的奇妙火花。不一会儿,纸张便在同学们的手中成型,大家随意发挥着自己的想象。这是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大家通过剪纸这种世界性艺术语言,搭建着跨越文化理解的桥梁。纸张在同学们手中肆意飞舞着,这一刻,传统文化和古老文明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艺术表现,而是每个人都能触及的文化体验。



活动最后,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原来剪纸不只是窗花,还能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时空隧道。”他们表示,通过参加本次活动,不仅了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魅力,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学习到了纳斯卡古老文明的知识。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智艺星”赋能成长计划——剪艺生花·纸韵流芳,在欢声笑语与深刻感悟中落下帷幕。通过亲身体验与学习,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剪纸的独特魅力,更在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当古老剪纸遇见神秘地画,这场跨越大陆的文明对话,正在新一代手中续写新的篇章。
未来,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持文化育人的理念,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张 杰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赵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