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实践 > 正文

识“金属” 释“新金属”——记摇滚音乐节留守儿童乐队专访

发布时间:2019-10-16阅读数:

金属是具有光泽和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单质,它渗透在你人生的每时每刻。

——题记

从最开始的工业金属,变化到新金属,再到哥特风金属,从流行金属至今准备变化到金属emo。10月14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以摇滚为核心内容,结合当下时尚潮流的元素,打造全新的文化视听享受,从而带给信院学子不一样的音乐节体验。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它的台前幕后,我们将目光关注到了留守儿童乐队。

识“金属” 释“新金属”

极致音感

留守儿童乐队,2017年成立于北京的新金属乐队。留守儿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被留守的孩子,而是由于社会现状导致的贫困家庭被迫将孩子留守家乡。同时也影射出了当今社会年轻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过的经历。这一系列的现象与摇滚乐碰撞,更能摩擦出重金属音乐里所需要的愤怒,不妥协,与抵抗。在热情似火的演出后,让我们一起走进留守儿童乐队,一探他们成功发展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识“金属” 释“新金属”

共探心路历程

其实乐队全部成员家庭美满幸福,父母陪伴长大,并不是留守儿童。主唱渣渣说:“有乐迷把留守儿童解读为一种孤独,也有乐迷给出了另一种解读,当所有乐队与金属态度渐行渐远的时候,他们乐队仍然留守下来,坚守初心。”

识“金属” 释“新金属”

让我们一同燥起来

乐队自2017年成立至今,留守儿童乐队经历了全员的变更,目前以稳定的阵容向更成熟更优秀的方向发展。乐队也从不满足于粉饰太平、趋炎附势的表达,愿将歌词化作一把利刃刺向每一个听众的麻木神经,对于时势的思考,对于不公的愤怒,对于弱者的同情,都是乐队歌词里从不避讳的主体。留守儿童乐队不可谓不是注入北京金属音乐脉搏里的一注崭新血液,乐队拒绝谄媚和雷同,力求成为一成不变的金属市场中最耳目一新、过耳难忘的新兴存在。

识“金属” 释“新金属”

不同吉他手演绎多种曲调

识“金属” 释“新金属”

穿过烟雾 找寻自我

经历了三年时间的历练,乐队发表《行走在边缘的角落》一张专辑,《柒》、《散在风里》两首单曲,1月1日全网上线了新作《散在风里》。其中新作《散在风里》歌曲不足三分钟,却短小精悍,前奏的鼓都令观众为此连连喝彩,歌词内容不惧世俗传统眼光,在理应为鼓励乐迷带上过去一年的辉煌,在新的一年再次展翅翱翔,或者歌颂家庭团圆美满的佳节中,留守儿童乐队却与众不同,谈论人间疾苦和世间百态,谁也想不到他们最后竟然唱出“谁也想不到未来与明天”。

再遇信院,留守儿童乐队热情似火,并希望同学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不留余力地努力,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趁年少还轻狂,还可以毫无顾忌地嚷,那满身的泥泞,才是我们青春的模样。

识“金属” 释“新金属”

此刻尽情放飞

留守儿童乐队反其道而行,他们不在乎世俗的目光,随性演奏。从工业金属到新金属,再到歌特金属、流行金属,与其他乐队风格不同的演奏,奏响我们内心对真实自我的呼唤: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识“金属” 释“新金属”

摇滚 永远向阳而生

(作者:远景学院 淬炼商学院联合供稿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