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便到了年末,天气日渐寒冷。瑟瑟的寒风,挡不住一个舞者追求舞蹈的脚步。12月24日16:00,王华老师在舞剧团排练厅主讲的“舞蹈表演中的肢体运用”教研课准时开课,许多热爱舞蹈的同学慕名前来,渴望着自己能在舞蹈方面有所进步和突破。

活动伊始,王华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互动,询问同学们平时喜欢看什么舞蹈?同学们给了很多回答: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等,王老师紧接着便开始为大家介绍古典舞,古典舞分为中国式、欧洲式和印度式,中国式的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人称作“戏曲舞蹈”,本身就是一种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结果。
相比较之下的芭蕾舞最早是民间舞,其中比较出名的古典芭蕾舞剧有《天鹅湖》、《胡桃夹子》,对于芭蕾舞者而言,是需要大家一天也不能懈怠地练习舞蹈的,正所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芭蕾舞团属中央芭蕾舞团与辽宁芭蕾舞团最为出名,现代芭蕾舞包括《二泉映月》、《茉莉花》,都是在规定套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后的作品。

随后,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在现代舞领域,富有成就的舞蹈家——金星。根据古代舞谱记载,有东巴文化,汉唐古典舞现在只能根据文献去研究。曾经有汉朝以瘦为美,代表舞者有赵飞燕的掌上起舞,裙子迎风飞扬,呈现出百褶,于是便有了百褶裙的说法。有唐朝以胖为美,代表舞者有杨玉环。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蹈,最早的舞蹈,也就是人类舞蹈的起源——是古人在举行祭祀典礼时所跳的祭祀舞。从有了人类开始,便有了舞蹈。南北方存在差异,不同的地域之间也存在差异。舞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的发展、融合。

在大环境的熔炉中里,很少有人潜心研究与认真做一件事,但对于舞蹈,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不断训练的,需要舞者们日夜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越来越好,最终促成质变。王老师在最后也表明了:希望舞者们能在舞蹈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坚持到底!
(作者:王字文 摄影:常晋霞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