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场电影,我们都是这场电影的主角;青春是一次碰撞,我们在激励中成长。感受着电影镜头的来回跳跃,享受着青春带给我们的活力,一个镜头一段故事一个经历。11月7日10:00,我院艺术传媒系2016级视觉专业全体同学在艺术楼308开展了“青春与电影”班级活动。电影《小鞋子》,一个温暖的故事,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贫穷的家庭、生病的母亲、忧郁的孩子.......牵动着同学们的内心。

观影行动 你我他
平凡之路
抬起头,看见天空变得更加遥远,太阳躲在云后面,天光湛蓝。影片中阿里在成长,现实中我在成长。如司汤达所说过的一句话:活过,爱过,精彩过,没有什么可愁,甩甩发,向前走。孩子,也一样可以去爱。
当他信誓旦旦的向妹妹保证一定会拿到第三名的时候,他们脸上再次绽放了纯真的笑容,那里面包含的是希望,是信任,是孩子们的固执坚持,是阿里和他妹妹在平凡生活中“执拗”去完成的小幸福。
——视觉1601班

奋力奔跑 只为给你
赤诚之心
影片表现了贫穷给主人公阿里一家及其邻居带来的困境,但更重要的是他表达了另一层面的意思,再苦再穷的人都有希望和光芒。
贫困不需要人们给予廉价的同情,虚假的救济,而需要我们正视和尊重,甚至对自己所做的反省,也许我们在生活的奔波中摆脱了贫穷,却渐渐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忘掉了自己本来的样子,而像阿里家一样的穷人们,纵使挣扎着生活,却不会失去善心与单纯——远远比财富重要的东西,由此相伴,即是天堂。
——视觉1602班

感悟颇深 微博互动
我们看到了生活在困苦中的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强奋斗自尊的精神品质,人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努力来保持人性的价值。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环境。
——视觉1603班

纯真笑容 天堂孩子
展翅高飞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阿里在贫穷的生活中坚强的活着。“贫穷”这个词一直离我们很远,我们的父母,他们的财富累积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童年。与其每天大吃大喝不如给那些灾区的孩子买些鞋穿,我们所不喜欢的却是他们渴望的。
在阿里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成人般的成熟与懂事——勇于担当责任、勤劳奋斗、坚强自尊。
——视觉1604班

记录美好 感恩的心
小编有话说:这部电影让小编想到了前几天参加的公益活动“善行100”,看到阿里那稚嫩的脸庞,想到在寒风凌冽中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们,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参与这个为期七周(有点点长哦)的公益活动,只要我们够努力也许冬天的时候贫困地区的“阿里们”就不至于挨饿。电影结束了,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爱心才刚开始,善行100也刚开始,看了这部电影,更加促使我们有了动力,让我们一起努力,下期再见!

观影结束 述说感悟
背景资料: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伊朗电影,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弄丢了妹妹的鞋,而家里却很穷,只能两个人轮流穿着同一双鞋去上学。最后哥哥发现,如果可以在市里的运动会里跑到第三名,就可以帮妹妹赢回一双新鞋,可是却阴差阳错地拿到了冠军。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是献给成人的童话,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进而想到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
此影片荣获1999年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外语片奖”,荣获1999年第11届国际电影节“最佳观众电影奖”,荣获1999年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