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说“四月是残忍的季节”。这个四月对于即将毕业的2013级学生来说更是有深刻的体会。毕业论文一遍遍的修改,直到接近尾声,考研结果尘埃落定,公务员考试就在月底,招聘会一场接着一场……很多同学都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一位指路人来引领自己走出困境。
4月12日,工商与公共管理系2013级行管、营销专业的同学们于2号楼404教室举办了一场研究生、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的主题班会,由在2017年国考中顺利考上公务员的行管1304班陈志伟同学详细的介绍了他的备考经验,分享了他这段时间来的心路历程,杨永华老师也给我们进行了细致的总结。
好的心态是“成公”的首要法宝
在考试和就业面前,同学们往往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同学或者竞争对手,还有的来自自己本身。但是,一个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备前提,所以心态的调整很重要。无论公考是你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还是在外界各种压力逼迫之下的无奈之举,既然做了选择,就意味着希望和远方,不要逃避,勇敢面对。要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管是为了他人还是自己,都要坚持下去。
有的同学会出现考前焦虑的心态,有的人会纠结于自己所报岗位人数的多少,会恐惧,会畏缩。其实,这些是完全没必要。因为公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每次的考试都会有一部分同学在考前放弃,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复习备考,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参加考试。这样一来,只要坚持到最后走上考场认真去做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打败了很多同学。因此,无所谓你起点的高低,不论你基础的好坏,都不要自卑,不要害怕。
陈志伟同学还介绍道他自己在大三时就报名参加了一次省考,去了解了一下考试的情况,然后从假期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提早进入了复习状态。

以自身经历激励同学们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越努力的人也会收获越多的幸运。
高效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距离省考已经很近了,从备考之初到冲刺阶段,掌握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陈志伟同学鼓励大家多做真题,每天都要做一份行测试题,两天做一份申论试题,并且注意做题速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一遍看不懂就多看几遍!熟能生巧,题一遍做不会就多做多理解几遍。不要把公考想的遥不可及,觉得自己的差距很大,其实不然,前提是自身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学会运用手机APP进行分类专项的刷题,还要学会总结做题思路,每次做题之前都想一遍。自学时不要“闭门造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视频学习,网盘上会有许多免费分享的网络课程,下载下来,简单进行一下筛选,根据自己的弱势地方去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了解考试重难点、高频题型、做题的方法和技巧等等,简单记个笔记。
其实公考意在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察你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行测的大部分题都是有章可循的。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不能仅仅为了做题而做题,还要把握出题人的意思。
有句话叫做:我们每个人都跟自己的指纹一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方法肯定不会适合每一个人。因此,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才能提高效率。
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成长是痛苦的,即使自己跌落深渊,已经决心要睡去,却还要被催促着向前,拨开半腐的皮肉,让它长出新的血脉。在这逆境之下,每一位同学都要坚持下去,选择好自己未来的方向,不断努力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