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作为影视剧市场上“独树一帜”的稀缺热剧《人民的名义》,引起了社会各层次的反响。作为青春平台这个层次的学生会来说,也要从人民的名义转变到学生会的名义。
剧中,干部级高官围绕“从严治党”开展的反腐斗争,深刻反思了“塌方式腐败”的根源,那我们作为学生会干部,如何做一个像达康书记这样的一个角色——有责任、有担当的干部。
为此,4月26日,在艺术楼303教室,艺术传媒系辅导员梁谣福老师特地针对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生会解读。

严标准 高要求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一种特殊身份,拒绝懒政、有责任感、有修养有情怀、发挥“传帮带”精神,从中获取正能量,正是我们迫切需要做的。
情怀与担当缺一不可
重温初进学校大门,重温加入学生会时的理想和追求。“回首想一想当初的自己和目前的你,是否违背了初心。要认真的好好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己,不论是做人还是工作。”梁老师说道。

端正态度有实干
有一种情怀叫学生会。很多学生会干部们都把学生会当作自己的家,虽然很多人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深深的责任感和内心割舍不下的情怀令这些干部折服归来。
“我们追寻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情怀。”一位学生干部说。避免不必要的“官本位”思想,从现在树立担当的清廉意识,让这种风气埋下种子。
学生会是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学生会“官时代”是人生经历的第一个小社会,虽然不比真正的社会那样,但需要学会的东西也很多。
“作为小成年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不能像小孩子一样任性,其次人际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在学生会使你成长起来的宝贵财富。”梁老师根据已发现的问题,针对能力问题进行阐述。
从社会价值变迁中感知学生会乱象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社会的真实写照,但其中又不乏正能量。虽然加入学生会视为提升自己竞争力的筹码,一些本不该出现的乱象在校园里大行其道。但是,学生会也总是不乏像达康书记那样勤恳坚持的人。

是担当 也是责任
也许校园实践可能对以后的工作不会有什么大作用,但它可以很好的引导与社会接轨。不论是过去的干部、现任的干部还是以后的干部,其实我们都应该珍惜,学生会不仅是大学的历练,同样也是社会历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