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17级新生更快地适应在信院的学习,更好地融入信院大家庭,增加对信院的归属感,体现信院人文关怀,远景学院17级新生在辅导员闫帅老师的指导下于9月16日举办了“家书暖人心”活动,126位同学通过微信向家长“告白”和感谢,请他们放心。

简单的言语 浓浓的亲情
魅力“家书” 学会感恩
“写一封家书,传递浓浓的亲情;写一封家书,给予厚厚的温暖;写一封家书,用轻轻的问候承载沉沉的思念;写一封家书,寄给这世上最挂念你的人。”心怀感恩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封封家书,一份份真情,同学们把平时没有对父母说的心里话编辑在短信里;把对父母的感激编辑在短信里;把对父母的爱编辑在短信里;把对父母的祝福编辑在短信里;来自1703班的张沛杰同学在信息中深情地“告白”了自己的父母,他说:“您的叮嘱是我生活的温暖,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您的宽慰是我受伤时的安抚。”是啊,谁都有过叛逆的时光,但无论何时,父母总是一直陪在孩子们的身边,无怨无悔。来自1705班的赵庆波说道:“我以前总是和妈妈吵架,做事冲动,不计后果,其实很伤她的心,一直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这次写家书忽然回想往事,虽然我是个男孩子,但是我只想哭,觉得那不是我该做的事,现在好像一下子明白很多,很感谢远景这个大家庭教会我感恩,我会将行动落实到位,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感谢母亲一直陪在我成长。”是啊,血里的亲缘,如同风筝的长线,无论飞了多久,一招手,总能回头。此次写家书的过程,是同学们一次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焕发出爱父母,爱家庭美好情感的过程。这是“家书”的魅力,活动的魅力。

张沛杰同学深情“告白”父母
增强家园意识 激励青年成长
在电话、手机、电子邮件、大行其道的“e时代”,谁人犹记,“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滋味,谁人犹记,“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的无奈,但此次远景学院举办写家书活动,倡导同学们要时常与父母联系,不要被科技的冷漠所浸染。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院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更加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引导我院学生养成抵制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的能力,学会感恩,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此次活动践行了当下最热的“孝心活动”,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责任意识,更对维系家庭和谐,共建和谐校园和社会起着不可预估的作用。

远景1703班唐国胜同学与父亲男人间的交流

远景1704班李丽娟同学与母亲暖心对话
据悉,写家书活动在学院内引发了强烈反响,“感恩老师”,“感恩对手”,“感恩朋友”等活动层出不穷,同学们认为该活动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紧密结合“忠诚、感恩、奉献、进取”的大学生特质,是青年文化的一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