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1839年的那一把火——信工系举办第2期“青春·无毒·前行”宣传及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10-30阅读数:

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这一历史事件将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提醒我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时至今日,毒品依然猖獗,作为文明大学生,我们要坚决对毒品说不,并积极宣传禁毒教育。

10月24日,信鸽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向校内37名2017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包括毒品知识及禁毒政策等问题,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这次活动,配合本次校内的禁毒调查。

1839年的那一把火——信工系举办第2期“青春·无毒·前行”宣传及调研活动
认真填写调查

在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有的人眉头紧锁,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些问卷上的问题,也有的人只是马马虎虎的画了几个对勾。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对毒品的危害了解并不深入,只是掌握了一些关于禁毒的基础知识。对于这次问卷调查,同学们也向志愿者提出了一些自己对禁毒宣传工作的建议和疑问,这为信鸽志愿者服务队进一步开展禁毒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1839年的那一把火——信工系举办第2期“青春·无毒·前行”宣传及调研活动
远离毒品从现在做起

调查结束后,志愿者将这37名学生集合起来,就2010年7月5日初中生陈桥死亡事件这一案例,给大家讲述了毒品的危害。正值花季的青年,因为吸食毒品丢失了性命,这不仅是他父母的损失,也是咱们国家的损失。志愿者愤慨:“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慎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如今,毒品犹如洪水猛兽仍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面对这种现状,就必须如林则徐虎门硝烟,坚决抵制。”

1839年的那一把火——信工系举办第2期“青春·无毒·前行”宣传及调研活动
我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志愿者还为大家展示了有关毒品的相关影视作品,青少年出入***等娱乐场所,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香烟,在“好友”的“劝说”下尝试毒品,从此掉入深渊,万劫不复。屏幕上毒瘾再犯的人们蜷缩在一起,嘴唇发白,大汗淋漓的模样刺痛了我们的双眼,心灵上有了很大的震撼。最后,参与的同学们勇敢的面对镜头给了大家一份保证书:“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这里郑重起誓:‘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839年的那一把火——信工系举办第2期“青春·无毒·前行”宣传及调研活动
我承诺

本次活动,简单的调查以及一些案例的普及,虽微不足道,却也足够让同学们意识到远离毒品的重要性,提高防范意识,体会到毒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同时承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作者:信工系宣传部供稿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