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才懂努力方能成功;读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才懂得不求自私小利、忧国忧民之感。从牙牙学语开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便影响着我们。12月6日15:00,环科系学子们齐聚小礼堂,一起倾听王红权老师说完满。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王红权老师谈“三部曲”
会议伊始,王老师为同学们讲到:“近现代中国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意在告诉人们学习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有着十分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自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的更新、更高的认识。王老师还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理应勇立时代潮头,肩负起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同学们认真聆听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王老师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总结了“三部曲”。他讲到:“一是爱上他,爱他有诸子百家,大儒名人。二是了解他,了解他苟利国家生死的精神。三是践行她,在现实生活中,彰显传统文化之美。”对此同学们都表示认同,他们说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绝不数典忘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王红权老师认真讲述
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曾提到“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王老师借此告诉我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发展动力,蕴含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顺应社会进步,弘扬传统文化便是我们首当完成的任务。

学生表达自己观点
会议在王老师“三部曲”引来的阵阵掌声中结束,同学们也明白了,作为当今时代引领者,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更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让我们一同积蓄前进力量,筑梦文化,让传统文化开花结果,让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