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1601班完满班级活动
据统计,我国现有孤儿57.3万人,他们失去父母,无人抚养,处于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他们和所有孩子一样活泼可爱,可是在活泼的背后,他们要承受作为孩子不该承受的痛苦。为此,3月20日10:30,涉外1601班于3教208开展了以“让爱飞翔,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完满班级活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然大多没有自主的经济能力,但我们有一颗慈善的心,我们愿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爱心捐赠

讲解活动
同学们纷纷带来自己的闲置衣物、书籍、生活用品等,一个接一个上交,并表达对留守儿童和孤儿的美好祝愿。当下社会对留守儿童、孤儿的生活状态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施以援手。同时,同学们通过观看雷锋事迹纪录片,让雷锋精神充满校园,让和谐充满校园。

观看纪录片
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公益的感受。通过公益活动,大学生把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服务之中,拓展了青年大学生的视野,也为社会公益事业带来了新的动力。

分享感言
英语1603班3月完满班级活动
三月是雷锋月,虽然此时的风中还夹杂着些许寒冷,但雷锋精神能够使我们内心如沐春风。公益服务不止体现在服务弱势群体,也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为他人着想的瞬间。为加深同学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3月21日8:00,英语1603班于3教101教室开展了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完满班级活动,让雷锋精神温暖整个春天。

清洁教室黑板

雷锋精神宣讲
活动伊始,班长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接着,班长告知同学们本次清扫3号教学楼活动的具体分工后,便根据不同的活动任务,拿好清洁工具,着手开始打扫。
在班长的组织下,同学们有序开始了本次清洁工作。负责打扫教室的小组分工合理:有的同学负责擦黑板,细致到擦掉黑板边框的粉笔灰;有的同学则负责擦教室的桌椅,窗台,并清扫地板。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室变得更加明亮整洁,更为在该教室上课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洁舒心的学习环境。

打扫教室卫生

打扫楼梯间
另一部分同学负责打扫教学楼楼道卫生,男同学们帮助清洁阿姨清除楼道垃圾桶的垃圾,女同学们则打扫了楼梯间,擦净地面,又仔细把楼梯扶手擦拭干净。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的环境离不开卫生整洁的教学楼。同学们为在这里工作、学习的老师同学们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开始新的一天。
本次活动,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习雷锋精神不再止于一句空话,更深层次地理解雷锋精神对每个人的意义。这便是公益服务,从所有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从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让生活更加美好,充实。
涉外1701 英语1705班完满班级活动
公益是非盈利的、传递爱心的活动。行走是最简单的运动方式之一,行走的力量虽小,但“人多力量大”。为提高同学们对公益活动的认知,使同学们走出宿舍,面向社会公益,3月21日15:00,涉外1701、英语1705班全体同学于1号操场开展了以“公益之行,始于足下”为主题的完满班级活动。

主持人公益之讲
在各班班团的组织下,同学们按顺序站队伍,班委讲解了本次完满班级活动的活动规则:从活动开始到18:50之前,使用支付宝记录每个人行走的步数,进行计步捐款,最后步数最多的人获胜。

公益行走规则

公益行走预备
活动初始,同学们开始大步快速行走,努力增加自己的步数。有的同学甚至绕县城展开行走,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更值得学习。其实,比赛输赢并不是活动的根本主旨,而是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明白行走的力量。公益是墙缝中生存的一棵小草,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向上才能获得阳光。

行走冠军

合影留恋
最后,每个人都通过支付宝运动把自己行走的步数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在奉献自己爱心的同时,也增强体魄。本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加了自身对公益的理解,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经贸1701班完满班级活动
为提倡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月20日16:00,经贸1701班于校内组织开展了以“拯救森林,‘筷’行动”为主题的完满班级活动。经计算得知: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需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木材加工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铺满3700个足球场,计算结果极为惊人。
本次活动从募捐、采访、卫生与安全问题三方面展开。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进行一次性筷子的募捐。募捐的同时,同学们了解到中国每年约生产的800亿双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资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不仅严重浪费木材资源,还造成环境的重度污染。这些巨大又可怕的数字更加提醒着同学们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森林资源。同学们也意识到:“应从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同学们积极参与
有同学问道:“一次性筷子真的用完就扔掉了吗?”同学们带着问题对餐厅的工作人员以及学校路人进行了采访。据采访得知,中间供应商从餐馆、旅馆等第三产业服务场所以低廉的价格回收已使用后一次性筷子,对其进行简单加工后,再运到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进行销售。而被回收的大多数为竹筷,在加工过程中,筷子上留有浓浓的漂白粉味道,再经过清洗、晾晒后,筷子表面颜色较为光滑、干净,与未使用过的筷子毫无差别。由此可见,其中隐藏着“致命”的卫生与安全问题。

对不文明现象的讨论
那么,怎样才可真正做到既不浪费森林资源又能保证卫生、安全问题呢?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同学们,用后即弃的一次性筷子对中国原本就很匮乏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如果这样做的话,按照50人的班级的用纸量计算,生产出的纸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滴水成河,积水成渊”,类似于这个道理。
为加深同学们记忆深度,提高其保护环境的意识,班长与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有关一次性筷子的资料,每双一次性筷子的长度按20厘米计算、宽度按1厘米计算,若把中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首尾相接,可以往返月球21次。地球赤道长度为40076公里,按上述方法,每天生产的筷子可以绕赤道一周还多。
为加深记忆,更好的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同学们通过“裁纸成圈”的游戏,将一张大的广告纸,裁成足以围住全班同学的一个圈,让同学们更深地体会了这次活动的寓意所在。

活动圆满完成
经贸1701班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呼吁同学们走出“犹豫无奈”的状态,使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拯救森林,共同的绿色承诺:“从今天开始,我将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外出就餐自带筷子。拯救森林,我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