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1+1>2】让“专业+完满”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发布时间:2018-04-19阅读数:

为有效推进专业教育和完满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月艺术传媒系广泛动员,积极行动,在提升专业教育和完满教育深度融合的路上坚实前进,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活动。

走进太古 了解太古文化

中华文化五千年,需要年轻一代不断传承,为了有更好的机会帮助同学们了解文化为进一步落实我校完满教育办学理念,努力营造有特色有亮点的新型校园活动,330日,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同学们四年所要生活的城市——太谷。众所周知,太谷饼是太古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因此这次活动同学们选择它作为了解对象,通过协商,同学们走进了鑫炳记。

【1+1>2】让“专业+完满”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古香古色鑫炳记

艺术传媒系学长计划之作品共赏第20期——书籍文化 深厚长远

413日下午2点,艺术传媒系举办作品共赏第20期,系专业课老师带领学生们前往祁县参观书画展,让同学们参观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做好规划,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实用性,更大程度的提升了同学们的参与兴趣。

【1+1>2】让“专业+完满”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知识无边

【1+1>2】让“专业+完满”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博览群书

岁月沧桑处 淡淡书气香——走进祁县何氏对蒙轩藏书楼

拾于心,传于行,一段寻迹走访,一次心灵感悟。413日,艺术传媒系王书豪、陈慧娴老师联合系“拾遗记”专项服务队走进祁县何氏“对蒙轩”藏书楼,感受她那一份执著的沧桑,静听她的那一段书香故事。

通过对“何家大院”及对蒙轩藏书楼的参观学习,同学们对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了解到了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关于对蒙轩主人何遵先,颇为朦胧,说起来,也有点奇怪,他藏书万卷,却不用藏书印,焚膏继晷地读书、编书、刻书,却从不写些序跋;偶尔在他的书中找到一两张纸条,也绝不见他落款。他只活了五十歲,除了“戊戌六君子”之一闻喜杨深秀给他写的墓志外,目前我们没能找到一句关于他的记载,遍翻和他同时代的晋中文人的文集,竟然连首唱和的诗都没能找到。

【1+1>2】让“专业+完满”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依然是书香

艺术传媒系走进太平庄村公益慰问活动第23

415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一个值得我们去回忆的日子。在这一天,艺术传媒系志愿者又一次步行来到太平庄村。当我们进入到老人家里,看着年迈瘦弱的老人们,心里的第一个感觉是:孤独,我们来到老人的家里,冷清的房子里一片沉寂。待爷爷坐起来以后,我们便挑选话题和老人们交谈,希望用我们的努力让老人们的生活能多一些鲜活的色彩,让老人们的生活少一些忧郁。

【1+1>2】让“专业+完满”模式助力学生成长
倾其所有 为他奉献

经过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传媒系的“专业教育+完满教育” 正在坚实前进,在广大学生和教师群体中得到了支持和肯定,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围绕专业特色,搭建更多更广阔的融合平台,为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作者:艺术传媒系宣传部供稿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