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永垂不朽叫做勇于奉献,有一种感人肺腑叫做缅怀先烈,有一种岁月峥嵘叫做亲身体验。为引导同学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革命意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经典,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月16日,信息工程系软件1706班开展了以“忆苦“撕”甜 追忆革命水源”为主题的传承红色文化活动。

走进刘胡兰纪念馆
4月15日,软件工程1706同学跟随老师乘车到达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刘胡兰纪念馆。步入馆门,是一万多平米的广场,毛主席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引人注目,郭沫若题写的巨大横幅落地石刻“刘胡兰纪念馆”,壮观靓丽明目。馆内烈士的遗物,以及与生平有关的绘画、雕塑和文献资料都引得大家矗立,面对刘胡兰正义凛然的雕像,班长感叹“没有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

毛主席题词“生的光荣 死的伟大”
来到纪念馆北部的烈士陵园,几位学生代表向烈士墓敬献鲜花,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不仅要努力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更要记得和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

跟随讲解员逐一感受战争的激烈及英雄的事迹
继参观刘胡兰纪念馆之后,为加深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认识,班委们于4月16日在操场组织开展了由“重走革命路”、“万里长征”、“百团大战”、“全民抗战”四个环节组成的体验版传承红色精神的游戏。

“重走革命路”
闻风丧胆的指压板比拼没有打垮同学,即使每个人疼痛无比却依然坚持下去,只为得到线索拯救队友。在“百团大战”游戏中,新颖的跑步方式、交叉的脚步,默契配合,好让自己的队员能快速到达终点处!

“万里长征”
终于到了重头戏环节“全民抗战”,融合了革命先烈刘胡兰的事迹,同学们将通过体验做卧底、掩护、抓卧底不同的角色时的紧张刺激来重回当年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场面。无论是悄悄的靠近对手,还是明目张胆的挑战质问,同学们都开始了不断的攻击。

“百团大战”
如果说就凭一场投入的游戏,同学们就可以大汗淋漓的被刺激的尖叫连连,那么当年饱受敌人摧残的刘胡兰是怎么忍过这一场疼痛的呢?

感恩先烈 坚定信仰
“我们这次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游戏加深同学们对红色经典文化的了解,传承红色精神,让同学们更要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感恩先烈,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华复兴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班长赵亮
“馆内,几个仿真形的塑像场景,让人身临其境,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我想,这里虽然没有故宫那样金碧辉煌,没有长城那样雄伟壮观,但这里却有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有中华民族坚强的意志,更有中华民族的希望。”
——孙凯
“年纪相仿的我们,差别却大很多,塑像上的她,笑容很美,是因为曾为祖国做出贡献后的喜悦吗?我想是这样,没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们现在的生活衣食无忧是多少万人用智慧和鲜血换来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珍惜。”
——秦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