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在那人生最美的风景里,有你我最为纯粹幸福满足的笑容。
――题记
还记得去年的现在,园林1602班的同学们一起去敬老院的场景吗?还记得我们和老爷爷老奶奶们谈心的画面吗?还记得每月全班同学食环院捐瓶子活动吗?在6月21日我们要为本学期的完满班级活动将要画上完美的句号了,为了让同学们对完满班级活动留下深刻的印象,园林1602班班委决定以公益为主题开展一次班级公益演讲。

公益演讲现在开始
小爱汇聚成大爱,由班长带头为同学们组成两个小组,大家一起讨论在信院的两年时间里面大家在公益路上的一些小感动,每个同学积极讨论着公益的那些事情,气氛很是温馨。结束讨论之后,两个小组分别让两位同学上台演讲他们眼中的公益。
第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演讲,他先讲述了一个有关于公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了慈善不是钱,是心这个深刻的道理。然后他开始选择感动中国里面的人物进行讲解,这些人物都是为了公益做出一份贡献的人。北大教授于丹曾说过,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如果说圣贤是一种态度话,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情怀。你没有资产,但同样可以用心完成一种持久的救助。是的,公益也许不需要一个火热的态度,一个昂贵的钱财数字,一次豪奢的行为,它需要的是一种接近体温的温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公益也没有贫富差距,公益没有年龄限制,公益更没有强迫的味道。我们可以把公益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信仰,一颗对公益执着而温暖的心。

公益人的态度
紧接着,另一位同学上台来讲讲他对公益的理解。他首先讲到了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他们从小没有父母的关怀,每天自力更生,但他们依旧笑对生活,和在座的同学们相比之下我们就很幸福了,我们没有每天早起上学的经历,也没有放学回家后要自己做饭的经历,在家里面我们都是饭来伸手衣来张口,我们从来没有体会到穷人家的小孩早当家的心酸。或许现在的我们还是青春期的小孩依旧每天让父母伤心,但是对于留守儿童说家,不只是户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地方,就是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自愧不如的,我们应该像他们学习。

公益人讲述经历
班会开到最后,全体同学在一首《感恩的心》的旋律中,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交给了班长,公益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多的是要看到大家一起将公益之路坚持到底的决心。同学们一起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将公益继续下去,小爱汇聚成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