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三下乡】改革开放四十年:聆听精准扶贫下古村落蜕变的故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爱志愿服务队调研实践团“三下乡”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18-07-18阅读数:

四十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有着覆地的变化。717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爱志愿服务队调研实践团走进范村、上安村与坪上村,聆听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古村落蜕变的故事。

范村:红色印记下的新发展

伴随着雨后新鲜泥土的气息,大爱志愿服务队调研实践团步行4公里抵达范村。在范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范村文化站,书记首先为我们介绍起了范村民兵。他说:“范村民兵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宏伟事业中起着重大作用,他们劳武结合,曾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其中,民兵模范张云虎曾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书记亲切的为我们介绍着,而我们的成员也在一旁做着笔记,认真的聆听。

【三下乡】改革开放四十年:聆听精准扶贫下古村落蜕变的故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爱志愿服务队调研实践团“三下乡”实践纪实
共论范村发展

随后,书记向我们说道:“改革开放以来,范村有了很多新变化。其中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小。同时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扶助下,村民脱贫率达到70%,家家户户有轿车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但范村的发展也有难的一面,例如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培育等,但我们会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克服困难,对农民进行文化指导,提升自身品质,将下一代培育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品质、有作为的新农民。”说至此处,书记满眼皆是对今后发展的自信心。

上安村:千年古村落 深厚文化底蕴  旅游业的积极发展

在拜访完范村后,我们稍作休息便出发前往上安村,当抵达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时,队员们就被它所吸引着。在村长温暖的接待下,我们就坐,共同聆听上安村的故事,据悉,上安村在明清时期就小有名气,是晋商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存的古老山村,其中既有历史名人,又有文物古迹,在改革开放40年间有了很多的新变化,且上安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之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村长表示希望上安村与我校共同建造一个文化交流基地,我院表示将积极配合上安村进行导游解说和旅游文化宣传,加强双方文化交流。四十载乡土变迁,上安村这座千年古村落在保留自己文化特色的同时一直在寻求机遇。

【三下乡】改革开放四十年:聆听精准扶贫下古村落蜕变的故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爱志愿服务队调研实践团“三下乡”实践纪实
特色文化
创新多变

坪上村:藏在大山里的村落,走出大山,走向小康

接下来,我们动身前往坪上村。在村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动情说道:“刚开始,大家在田间集体劳作,虽然人多,但效率低,收入不高。自从改革开放后,国家资助我村与上安村一起修路,路建好时,交通得到极大的改善,途经我村的汽车越来越多,引进的耕地工具也越来越省力。同时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我们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了我们脱贫的步伐。”从土路到水泥路再到柏油马路,从瓦片房到砖房,村民的居住层次越来越高,我们也由衷的祝愿他们越来越好。

【三下乡】改革开放四十年:聆听精准扶贫下古村落蜕变的故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爱志愿服务队调研实践团“三下乡”实践纪实
与坪上村村民合照

跨入新时代,对理想信念最好的铭记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虽然遇到过困难,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村庄改革巨变,我们也在不断成长。愿我们继往开来,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三下乡】改革开放四十年:聆听精准扶贫下古村落蜕变的故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爱志愿服务队调研实践团“三下乡”实践纪实
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作者:经济与管理学院 摄影:吴世鹏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