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1703班举办“赏曲艺时代”主题活动
你习惯了用音乐表达心声,用舞蹈来传递自我。摇滚、爵士、芭蕾。生活在各种文化交织的当下,我们有多久没有亲手触摸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一些传统文化的轨迹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11月9日14:00,会计1703全员齐聚青藤书院举办“赏曲艺时代”主题活动,通过视频等影像资料了解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街头巷尾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叹“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他们在公园,在普通的街头巷尾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传播传统文化。二胡、戏曲、大鼓无所不有。活动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将一些经典片段重放,同时将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以抢答的方式答题,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有一些旋律我们是那么熟悉,明明就在嘴边却说不出。《二泉映月》的悲鸣,《战马奔腾》的欢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与这孕育我们的土壤已经脱节。

你方唱罢我来猜
活动第二环节,就是播放一段戏剧演唱。同学们们通过唱词对比记忆中的历史事件,将戏剧一一还原。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戏剧早已是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的反应,这其中包含的优秀文化观念,传统美德在今天仍需我们去发扬。也正是通过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明白,戏剧并不是什么老掉牙,很高深的东西,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像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拍下的纪录片,让我们这些后辈去学习,去领悟。
就像中华世纪坛上写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倘若你今天能够有幸见到一位古巴比伦人,你可以自豪的对他说:“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我们国家的万里长城一样永垂不朽,而你们国家的文化早就如那空中花园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营销1704班举办“我爱唱红歌”主题活动
红歌能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红色歌曲大多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他是当时实践的真实写照。有许多红歌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口中传唱的,后经词、曲作者收集、加工和整理出来被推广传唱的,它脍炙人口,便于记忆。人们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记忆。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唱响红色歌曲是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办法。11月9日11:00,市场营销1704班在三号教学楼举办了以“我爱唱红歌”为主题的班级活动。
“野菜、草根毕竟不顶饿,实在饿得不行时,有的红军战士便想到了吃牛皮腰带,他们便将制草鞋底用的牛皮或者身上的皮带切成细条嚼进肚子,来充饥救命。红军吃牛皮主要有四种方法……”活动在红军长征的故事中缓缓拉开帷幕。同学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群知道的关于红军的故事,以此做引,引出今天活动的主题――唱红歌。
对于革命历史故事,同学们显得尤为热情与积极。上台讲述的同学络绎不绝,每一位同学都用最热情饱满的态度,最跌宕回环的语气,最委婉动听的声音讲述着他们所知道的革命历史故事。在台下聆听的同学也听得尤为认真,他们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表情随着故事的跌宕而变化,仿佛身临其境的是他们一般。

红歌领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伴奏缓缓响起,朗朗歌声缓缓唱出。由李少琪同学领唱,市场营销1704班同学集体合唱的红色歌曲回荡在教室中,余音不绝。歌声传达出的是革命事件的家传户诵,是革命精神的生生不息,是革命先辈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