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能提高集体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是一个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为加强学生会成员间积极沟通交流能力,11月23日14:30食品与环境学院于箕城书院思辨厅举办第60期学生会主席沙龙,届时邀请李俊博老师及各学院学生会主席莅临现场。

李俊博老师讲述团队建设
团建交流 互助共赢
活动伊始,针对如何理解团队建设这一问题,各学院学生会主席纷纷讲述自己的见解。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讲到:“曾有幸与老兵协会一起参加淬炼营活动,与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各种任务,提高组织建设与团队精神。如今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下,学生会干部团队交流机会少且深入度不高,难以开展未来团队建设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李俊博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道:“团队建设不同于正常工作间的沟通,应以简单化的形式夹杂创新精神通过团建的方式提高各干部间交流,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同学们提出问题
团建形式 深入发展
团队建设是一个团队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围绕团建的基本形式,李老师为同学们简单阐述道:“举办一个活动离不开各部门前期的分工、协调,而团建能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团建的形式主要有执行类、计划类、组织类、领导类以及交流式,几种形式逐条开展,方能深入发挥团队建设的力量。”活动中,同学们就关于团队建设的方法与李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引起现场活跃氛围。

老师与同学们积极探讨
团建效果 注重尺度
活动中,李老师强调团建是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沟通,重在磨合团队成员间的关系。针对真正的团队建设所应达到的状态,李老师与同学们展开激烈讨论,老师讲道:“团队建设是一种可长可短、可易可复杂的、有目的性却非正式的沟通,但沟通必须掌握一定的‘度’,团建要注重时间场合,若过于频繁,各干部之间会出现分工模糊现象,不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团建执行 “破冰”关键
活动结束时,李俊博老师提出做好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破冰”的实施。老师讲述了他曾经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时,虽彼此素未相识,但最终以开酒瓶的不同方法与各国同学积极交流,找到共同话题,从而使得团建有序开展。老师为同学们所讲述的真实案例客观展现出团建中‘破冰’过程的重要性,李老师讲解道:“‘破冰’过程主要为以眼神、语言、心态的沟通交流方式放松对方戒备心,与其沟通,将团建简单化,从而达到彼此间熟络的交流效果。”

学生间彼此沟通交流
团队建设是学生会积极展开工作的前提条件,增强团队建设能促进学生会成员间的关系,为日后更好的展开工作做准备,团建的发展使得学生会成员发挥所长,为建设更好的学生会大家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