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迎着本月3·15的热度,园林1602班于3月25日10:00在5教102举行了以“维权在身边,安全享生活”为主题的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认真聆听以增强法律意识
维权以预防为主
本次活动包括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两部分,线上通过微信、qq来推送消费者权益维护的典型案例:近来,网络贷款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走红”。一些不良网贷平台打着“多分期,低利息”的幌子,吸引学生贷款,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因网贷而发生的案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欠款跳楼”、“裸条借贷”、“暴力催收”等不断上演的现实悲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线下包括组织消费者进行维权知识竞赛,通过PPT以及视频等一系列介绍大学生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和如何识别消费陷阱,受到现场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同学们纷纷在“维权在身边,安全享生活”的宣传标语上签名,表达响应号召、关注安全消费的理念。此外班委们共同为我们讲解本次活动的真实意义以及能够达到的预期效果。

维护合法权益人人责无旁贷
就业需权益保障
随着大四学生毕业脚步的临近,就业问题成为关键。通过维权的内容又引出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团支通过视频以及文案的讲解让同学们知晓在就业当中的相关协议以及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之后从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报酬和企业用工模式、大学生就业应注意的问题和劳动者维权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利用PPT的形式从目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并强调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以及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就业法律法规大家来科普
安全需法制思维
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和大家一起探讨对于本次活动的想法,同学们集思广益运用自己身边人发生的事情来阐述对于维权与安全的相关见解。在最后,班委进行总结:作为即将大四的我们不仅仅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对就业过程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在就业过程中不上当不受骗。同时需要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的维权意识得以加强,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同学们应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权,这样,在侵害降临的时候,同学们也不至于束手无措,内心也更加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