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长期的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我们的身体素质增强,我们的心理方面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但由于体育项目自身的特点或其它各种因素,所以,运动也存在着风险,隐含着伤害。运动伤害事故偶有发生,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给学生心理、生理带了巨大的伤害。
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同学们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合理活动、科学锻炼。4月16日10:00,食品与环境学院食品1801班于5教207室开展完满班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对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常识的学习,主要帮助同学们树立安全观念,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其了解体育运动安全防范基本常识,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应变能力,能够躲避危险,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
体育运动需注意
首先,班长先上台为我们展示了PPT。主要介绍了体育安全知识的如下几个方面: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因素、为什么在运动开始前都要做好热身训练、运动的科学性以及运动后期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中在运动前的热身准备上,班长为我们做了着重强调。她强调:“热身运动就是要克服内脏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会。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会出现心慌、胸闷、肢体无力、等现象。如果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供血量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活动,动作僵硬、不协调,及易造成运动损伤,甚至造成伤害事故。”

班长正在展示PPT
安全知识分享
第一个环节结束后,班长邀请同学们做自我分享。一位男同学积极的上台做了发言。他就PPT上的最后一部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讲道:“运动过后应该适当补充能量。参加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运动后要科学饮食,保证身体的需要,确保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比如半小时至1小时后进餐;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5至10分钟后饮水。”

学生做精彩发言
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相反,体育运动如果做不到科学、合理、安全,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正确合理的锻炼身体。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