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柳出芽桃花开,乌马河岸春风来。4月24日15:00,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与2017级12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太行书院进行了以《税收制度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主题的专业学术研讨活动。此次研讨活动由闫海鹰老师主持,王怡老师主讲,采取“讲座+讨论”师生共同研讨的形式展开。
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关税制度及相关政策,进而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会议伊始,王怡老师以提问开场,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普通却深思熟虑的问题:你们了解税的起源什么样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讨论,有的同学说税收是支持国家建设而出的一份力;有的同学说税收是为了平衡贫富差距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手段。谈及此王老师笑着点点头,而后引导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税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起源而起源。夏王朝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夏代开始就有了税收的雏形。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仔细讲解 认真聆听
在简要了解了我国税收的基本情况后,同学们围绕税收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展开了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关税制度影响着一国的国际收支和贸易差额。随时间推移,活动接近尾声,王老师谈及,关税制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经济实力,关税的自由程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强弱。立足于所学专业,我们更好了解国家关税政策的同时也更应将其与目前所学知识相结合,更好的理解掌握,并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的去应用。

互相探讨 共同进步
要想将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就要置身实践,而完满教育则是成功的催化剂。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互助学习专业知识的思路,同时为老师们提供了跨课程、跨学科研讨的平台,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专业互动。在未来,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将继续围绕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知识领域、学业特点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通过“教”“学”互动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