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水平的推进,越来多的一次性物品等资源被浪费,这些物品在经过人们的一次使用后就变为废品被当做垃圾丢弃,但其实这些“垃圾”能产生二次使用价值,甚至变为长久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给予垃圾新价值,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12月16日14:00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2001班于2教102举行“材大用,变废为宝”主题活动。

活动开始,主持人先讲解了迄今为止地球上的资源浪费问题,可回收资源的遍布使用,以小见大放眼我们周围小事,这种浪费事件屡见不奇,继而引出这次的活动主题——废材大用,变废为宝。组织者精心准备了PPT,PPT上罗列出今天举办活动的内容、意义以及精简的手工作品。主持人讲述着资源的浪费、再次使用以及资源回收的形式与重要性,让同学们从心理上有了对资源利用的认识与创新想法。同学们明确了废物利用的重要性,从当前环境下,可能只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所便捷,从长远上看,更是对自然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传承。幻灯片上划过的一张张色彩鲜明的手工作品图片,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再次利用形式的多种多样,使同学们对资源利用的想法焕然一新。同学们纷纷产生要合作创新,积极参与对废物的大改造,给予“废品”新价值的想法。但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要让这些付之于行动,因此同学们开始积极动手实践,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

在兴奋期待中,开始了“废品”创意制作展示。晶莹透亮的“花瓣”在鲜郁的“花蕊”下显得格外清新看不出是由吸管和塑料瓶做的;纸质时钟、风信铃新颖却不失可爱;纸质小车、纸质恐龙美观大方。一件件创意作品虽没有华丽的装饰却都展现着同学们的创意想法和实战操作的成果。大家积极答辩,互相讲解着自己组的创意理念和作品代表意义,阐述着自己组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分工以及问题解决,陈述着自己组制作该作品时对再利用的看法和观点。大家纷纷展示团队一齐制作的成果,团队间形色不一的作品,使同学们的想法得到新的创新,让废品制作的创意理念注入新源泉,让更多的“废品”有了自己新的价值,使世界上少了一些垃圾,多了一些干净。

此废品非彼“废”品。在我们认知观点下无法再次被我们所利用而提供便利的物品称废品,但有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废品经过某些地方或某些人的再加工,仍能被我们所利用,这就解决了“废品”这个名称,多了一份新的价值,甚至变为长久的资源,在这变废为宝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能获得另类的“宝物”,还保护了环境,维护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多一份自然的清香,少一份无知的恶臭,给予资源一个新的“家”,使它们继续实现自己未结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