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铭记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远景19级辅导员郑怡老师开展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为我们争取建设独立,自主,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迎来了新的曙光,开辟了光明前景。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为我们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是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以西北,巩固发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长征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于心的。
此次辅导员说完满活动从长征原因、过程、内涵以及如何传承长征精神四个方面向同学们展示长征精神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以及为何要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大学生而言,长征的时代的艰苦是无法体会的,但长征精神却一代代的影响着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定信仰,继续谱写社会主义新篇章。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我们面临什么困难、什么挑战,只要将长征精神不断地发扬下去,我们就有能力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