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而一举成名,并被载入廿四史;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汾酒再度成名。7月11日,经济与管理学院“经”史思源党史实践团深入中国汾酒城和山西杏花村汾酒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学习企业文化,体验工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担当,引导经管学子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文化·“强”“根”“固”“魂”
“汾酒文化源远流长,五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世世代代的汾酒人恪守老祖宗留下来的诚信美德,严把质量关,用心酿美酒,‘诚信美德’和‘质量意识’是企业文化的深刻体现。‘清香’是汾酒的香型,也是汾酒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寓意着清澈透明、心地坦荡、清正醇厚、端正清秀,反映了汾酒品质、汾酒人品格和汾酒集团品味……”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深入了解汾酒集团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精神·“创”“越”“承”“协”
迈着探寻的脚步,实践团成员逐渐深入酿酒车间,汾酒的香味扑面而来。汾酒采用传统的地缸分离发酵法。一般原料蒸煮后,加曲放入陶缸中发酵28天,加曲时需要工人一点一点加入曲,保证蒸馏水的质量。发酵时,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曲虫参与发酵。酿酒的过程及其精细以及讲究的,开全窗、半窗、温度、湿度……成员们纷纷表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在持之以恒中坚持创新,在头脑风暴中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谱写新时代、新思想、新风貌的青年之歌。

智慧·“灵”“巧”“思”“博”
在“工匠精神”的感染下,成员们带着汾阳的“酒”精神与“酒”文化继续向前出发。进入汾酒博物馆,冲击力极强的“1921”“2021”“为人民服务”等字眼映入大家的眼帘。在博物馆中同学们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汾酒集团发展历史精神相结合,在了解汾酒发展的历程中体会人民的智慧;在体验工作人员的认真严谨中学习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感受“中国酒魂”的传奇中坚定党百年征程的理想。实践团的以小切口、微视角去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在“制酒”“品酒”中深入企业文化,在“学习”“力行”中传承红色精神。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百年历史,百年征程,百年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还远未结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来不只是一代人的使命,他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奔跑。如今历史的使命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无论前路漫漫,困难重重,相信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子定会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自觉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汾酒发展道路上,有过坎坷却更多是风光,有过辛酸然更多是辉煌。汾酒的千年之路来之不易,一直在不断革新自我中成长。这不禁让我想联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才有的百年征程。我们可以在企业文化中感受到百年党史的精神力量,深刻体会到建党百年的艰难。
——数管2001班 师翔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新时代青年学子要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传承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工匠故事”。
——资产1901班 张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