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为响应国家号召,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三达书院着眼于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知当前乡村状况,在未来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于前期组建一支名为“星火筑梦队”的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乡村访民情,探索路径谋发展。

星星之火汇成光,筑梦前行创未来。7月10日,晋中信息学院三达书院星火筑梦队抵达晋中市太谷区阳邑乡回马村,正式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回马村中,熟悉村庄地形,了解村容村貌;走访多户居民,收集民情民意,为之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进村入户看变化,红色文化润心田。7月11日,志愿者们迎接朝阳晨跑,开启崭新的一天。根据前期安排,开展入户走访,完成问卷调查;走进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文艺汇演颂党恩,献礼建党一百年。汇报表演已临近,节目彩排有序进行,团队成员全力以赴,只为呈现出最好的舞台效果。

走访慰问老党员,采访回马领头人。7月12日,志愿者们走访回马村老党员白正刚。通过采访的形式,与其亲切交谈互动。在白爷爷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白爷爷今年85岁,于1971年入党,至今已有50年的党龄。白爷爷对“入党初心”、“入伍经历”、“乡村变化”等内容做出分享,并在最后,寄语新一代青年:“新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鼓励先富带后富,携手共奔小康路。志愿者们走访回马村养猪大户石叔叔,了解养殖业发展情况,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石叔叔精准把握养殖商机,利用政府扶持资金,有序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养殖户,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带动回马村经济发展,一步步走向共同富裕。“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石叔叔表示道。

古老寺庙传百年,古树参天绿成荫。红墙黑瓦,古色古香,行走于寺庙中,彷佛每一步都能感知到历史的痕迹;苍劲挺拔,枝叶茂密,三百年的古槐树矗立于寺庙后方,虽历经沧桑,却依旧生机无限。

参观民国玉龙桥,品读建筑古韵味。天顺渠玉龙桥,位于回马村东面的山沟里,由青砖和木头架设而成,于1928年动工,1931年投入使用,是近百年之前饮水灌溉中重要的一段跨沟水渠,跨度极大,坚固如初,极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志愿者们亲自走过玉龙桥,感受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叹百年工程的浩大,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路途中,热心帮助村民做农活,下田浇灌玉米地,传递青春正能量。

百年青春心向党,矢志建功新时代。青年,作为引领时代未来的主力军,应当主动拥抱新时代,勇做时代弄潮儿。在深入基层中强历练,在勇担重任中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