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因此被世人誉为“诚信礼仪之邦”。7月14日,淬炼商学院青年益行国情观察实践团以“留义·孝亲敬老传承篇”为主题,开启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篇章。
例行晨会结束后,队员们自发分为两组,一组采访老年公寓负责人闫瑞香主任与老年协会会长霍爷爷,听他们讲述老年公寓兴建初衷与发展历程,另一组与“孝义好人”王艳萍阿姨一同穿越“孝亲长廊”,感受孝亲敬老文化。

留义村是敬老爱亲模范村,也是全国文明村镇,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一直传承至今。留义村老年协会会长霍爷爷提起老年公寓发展历程时说道,宋书记2000年上任后创立了老年协会,本村60岁以上老人可以相聚于此进行文化娱乐活动,2013年重阳节,正式建成老年公寓,鼓励本村70岁以上老人免费自愿入住,目前,共有350余名老年人先后入住,真正实现了宋书记承诺的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据了解,现在留义村老年公寓只接收生活可自理的老人,老年公寓负责人闫瑞香表示:“在未来,我们也将扩大老年公寓规模,接收更多老人,让更多人享福。每周二周五,我们也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孝义好人王艳萍阿姨,她把老年公寓当成自己的家,尽心尽力照顾老人,为了排解老人的孤独感,有时间,就坐在房间陪老人聊天,在工作的八年时间里,有爱心、有耐心,只为让老人过的舒心。当问及王阿姨拿到“孝义好人”这个荣誉称号的感受时,王阿姨说:“当时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我虽然不会说,但是我会做,在这所公寓里,我把老奶奶当妈妈,老奶奶都把我当女儿。”

了解完老年公寓的基本情况后,队员们走进老人的房间,与老人面与面、心触心的交流,听老人讲讲自己的过去,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起初,队员们都有一些约束,但老人们的热情深深感染了大家,其中一位奶奶拿着手机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翻看自己孙子的视频,脸上的笑意不断。团队成员李佳洋说:“当一位老奶奶拉住我的手嘱咐我好好学习的时候,一双瘦小而颤抖的手,以前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现在他们需要的是孩子们的温暖陪伴。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感动也一直在持续,我们能做的只是听她们诉说。”


正值午饭时间,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在电梯口等候,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进入餐厅就餐。与此同时,大家接过餐厅工作人员手上的餐勺,拿起碗筷,帮老人盛饭,餐厅被温暖的氛围填满。


扇子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队员们早早准备好扇子、五彩缤纷的颜料和种类齐全的绘画工具,午休后,邀请老人们一起绘画,与他们一起发挥想象力,虽然画的没有很精致,但是在画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分享快乐。梅花、二十四节气一个个跃然纸上,段爷爷也提笔挥墨,在扇子上写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个过程中一笔一划都勾勒出幸福的画面,一字一句都是最美的呈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天的孝亲敬老活动进入尾声,亲切的爷爷奶奶给每一个人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孝”与“义”并举的留义村,每个人都收获良多。在未来,队员们也将常怀敬老之心,常兴敬老之风,常行助老之事,做孝亲敬老的传承者。
